[情報] 傳小米玄戒O1處理器單顆成本超過四萬元台幣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 (含淚復活長期持續更新)時間4小時前 (2025/05/25 18:21), 4小時前編輯推噓30(32238)
留言72則, 42人參與, 40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koc.com.tw/archives/600093 小米在本週於北京舉行的新品發佈會上正式揭曉自家首款3nm製程的自研旗艦處理器:玄戒O1,這項突破性的技術成果瞬間成為業界焦點。這不僅是小米技術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更象徵其邁向高端化戰略與生態閉環佈局的堅定決心。不久後,有中國博主爆料稱,在非 公開的溝通會私下交流中聽聞消息指出:「玄戒O1平均每顆晶片的綜合成本超過人民幣逾一萬元以上(折合新台幣四萬多元)」,這也讓人不禁驚嘆:小米這次「砸錢造芯」可說是不計代價。 根據小米創辦人暨董事長雷軍在發佈會上的說法,玄戒O1的成功量產,代表小米正式成為繼蘋果、高通、聯發科之後,全球第四家擁有自主3nm製程手機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單晶片)設計與商用能力的企業。雷軍指出,該晶片研發團隊從原本的2000人擴充至2500人,年度研發預算從20億元(人民幣)大幅提升至60億元,累計投入已超過135億元人民幣(接近564億元台幣),金額之高令人咋舌。 業界人士分析,根據市場研究數據,28nm製程晶片的平均設計與開發成本約為4000萬美元,進入7nm後攀升至2.17億美元,5nm則為4.16億美元,而3nm晶片的設計、驗證與量產整體成本則逼近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億元)。 發佈會現場,雷軍也親自「算帳」:若以開發成本10億美元、首批出貨量100萬台估算,光是平均每顆晶片的研發成本即高達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然而,與玄戒O1搭載的 Xiaomi 15S Pro及平板產品定價僅落在人民幣5500元至6500元(約合新台幣2.5萬至2.9萬元)之間,遠低於單顆晶片的開發成本,顯然「不計成本」只是為了打開市場,為高端化戰略鋪路。當然,如果玄戒O1銷售狀況良好持續生產的話,此價格也將會持續降低,但依然遠高於跟高通採購處理器的成本。 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首席分析師李哲(Zaker Li)則表示,玄戒O1作為小米自研晶片的首代產品,主要肩負「技術驗證」與「商業模式探索」的任務。其初期規模與產能被控制在數十萬級別,為的是謹慎試水、減少失誤,而由於流片數量少,單位成本勢必居高不下。 對於小米而言,玄戒O1的意義早已超越單一技術突破。這顆3nm晶片將成為其進軍自研晶片的「技術身分證」,並逐步擴展至整個智慧裝置生態系中的中樞節點:未來包括智慧手機、平板、穿戴設備、IoT裝置,甚至智慧家電,皆有可能搭載此自研核心,形成完整的 生態閉環。 小米在AI方面的戰略也與自研晶片密不可分。隨著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LLM)與邊緣計算需求迅速增長,裝置端的AI處理能力將成為未來的關鍵戰場。自研晶片能否有效整合AI加速模組、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與智慧感知能力,將是定義未來智慧裝置競爭力的關鍵,尤其玄戒O1的NPU部分還是小米自研的,並未使用ARM的公版架構可見一斑。玄戒O1若能在效能、功耗、AI處理表現等維度上站穩腳步,對小米未來的戰略來說無疑是一張強而有力的籌碼。 蘋果的A系列晶片與三星的Exynos系統,一直是手機SoC市場中的主流自研力量,不過他們普遍採取「閉門式」的生態封閉策略,將晶片僅用於自家產品系列內部(三星之前有短暫銷售過 Exynos 處理器,但後來因表現不佳已經幾乎無其他第三方使用)。而小米則採取相對開放的高性價比推進策略,冀望以大規模出貨與產品線多元化,壓縮回本週期。 這也反映在首波搭載玄戒O1的終端產品定價上:不追求毛利極大化,而是以性能與誠意打開聲量。 然而,這種模式也伴隨不小風險。一旦晶片在上市後被消費者發現穩定性、散熱或相容性問題,恐將對品牌聲譽與高端戰略造成反噬。因此,玄戒O1的實際表現與消費者回饋,將是決定小米能否成功「破圈」的關鍵。 心得: 玄戒O1銷量應該不會只有100萬顆吧?明年還能打成次旗艦賣,如果最終銷量能有1000萬 顆,第一顆晶片研發成本每顆平均3000台幣,也沒到不可以接受?? 只是生產成本一顆要1萬台幣也太貴 台GG3奈米的Soc晶片生產成本一顆大概是多少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2.250.14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48168474.A.64A.html ※ 編輯: winterson (222.250.146.6 臺灣), 05/25/2025 18:22:50

05/25 18:23, 4小時前 , 1F
1萬人民幣=4萬台幣
05/25 18:23, 1F

05/25 18:25, 4小時前 , 2F
還有臉笑發哥啊
05/25 18:25, 2F

05/25 18:26, 4小時前 , 3F
一萬人民幣都比整支手機貴了哪有可能,把這幾年研發
05/25 18:26, 3F

05/25 18:26, 4小時前 , 4F
全中國不到1000台,只有展示Su7的小米店有
05/25 18:26, 4F

05/25 18:26, 4小時前 , 5F
成本算進去倒是有可能
05/25 18:26, 5F

05/25 18:29, 4小時前 , 6F
AMD AI MAX+ 395都沒你貴
05/25 18:29, 6F

05/25 18:35, 4小時前 , 7F
會不會變tegra啊...
05/25 18:35, 7F

05/25 18:37, 4小時前 , 8F
不過就一些沙子而已 這麼貴喔
05/25 18:37, 8F

05/25 18:41, 4小時前 , 9F
照這樣自爆 華為面子工程應該也燒很大
05/25 18:41, 9F

05/25 18:45, 4小時前 , 10F
第一代就是只能這樣砸啊,台灣豬屎屋也是累積來的
05/25 18:45, 10F

05/25 18:46, 4小時前 , 11F
成本可以當企業形象廣告,汽車最近搞得形象頗難看
05/25 18:46, 11F

05/25 18:46, 4小時前 , 12F
華為麒麟被美國搞掉真的很可惜
05/25 18:46, 12F

05/25 18:46, 4小時前 , 13F
老任一代直接買地瓜就是上一代炸了不敢砸錢
05/25 18:46, 13F

05/25 18:47, 4小時前 , 14F
PS5跟XBOX也是跟AMD一起分擔研發成本
05/25 18:47, 14F

05/25 18:48, 4小時前 , 15F
一堆人把晶片研發成本看沒有也是很搞笑
05/25 18:48, 15F

05/25 18:49, 4小時前 , 16F
把之前全部研發成本都算進去了吧
05/25 18:49, 16F

05/25 19:04, 4小時前 , 17F
算進去開發成本,不是只有材料跟代工費吧
05/25 19:04, 17F

05/25 19:07, 4小時前 , 18F
然後美國要求台積不能為中國廠商生產3nm晶片
05/25 19:07, 18F

05/25 19:07, 4小時前 , 19F
通常都是先賠錢用來做口碑
05/25 19:07, 19F

05/25 19:08, 4小時前 , 20F
過去的投入就打水漂兒了
05/25 19:08, 20F

05/25 19:08, 4小時前 , 21F
石頭的全中國1000台的消息哪來的?
05/25 19:08, 21F

05/25 19:17, 3小時前 , 22F
這是用在SU7的晶片吧!
05/25 19:17, 22F

05/25 19:26, 3小時前 , 23F
難道內試投產的東西來賣?一顆要四萬?
05/25 19:26, 23F

05/25 19:26, 3小時前 , 24F
05/25 19:26, 24F

05/25 19:37, 3小時前 , 25F
他是說全部加起來用了125億
05/25 19:37, 25F

05/25 19:42, 3小時前 , 26F
有整合數據晶片?
05/25 19:42, 26F

05/25 19:46, 3小時前 , 27F
被人家講抄公版不高興吧
05/25 19:46, 27F

05/25 19:46, 3小時前 , 28F
樓上是說基帶嗎?沒有
05/25 19:46, 28F

05/25 19:56, 3小時前 , 29F
量少有可能吧,就真的技術展示用
05/25 19:56, 29F

05/25 19:57, 3小時前 , 30F
一開始成本都很高吧,慢慢才會越來越低
05/25 19:57, 30F

05/25 19:58, 3小時前 , 31F

05/25 19:58, 3小時前 , 32F

05/25 19:59, 3小時前 , 33F

05/25 20:00, 3小時前 , 34F
汽車一開始也是吹上天哈哈 藍蛙不用急交給時間驗證
05/25 20:00, 34F

05/25 20:00, 3小時前 , 35F

05/25 20:00, 3小時前 , 36F

05/25 20:05, 3小時前 , 37F
堆料+設計差,所以良率差,不意外,中國設計可以不
05/25 20:05, 37F

05/25 20:05, 3小時前 , 38F
爆炸,已經算是用心了XD
05/25 20:05, 38F

05/25 20:08, 3小時前 , 39F
為何這麼貴內文有講得很清楚了
05/25 20:08, 39F

05/25 20:09, 2小時前 , 40F
最主要就手機出貨量不夠高 總成本攤平下來及這麼貴
05/25 20:09, 40F

05/25 20:10, 2小時前 , 41F
無知真可怕
05/25 20:10, 41F

05/25 20:12, 2小時前 , 42F
小米家大業大,不怕燒錢
05/25 20:12, 42F

05/25 20:20, 2小時前 , 43F
第一代把先期投資都算進去了啦,跟開模具一樣,第
05/25 20:20, 43F

05/25 20:20, 2小時前 , 44F
一批成本也超貴,多開幾次就划算了
05/25 20:20, 44F

05/25 20:22, 2小時前 , 45F
洗成愛國晶片 很快就賣完了
05/25 20:22, 45F

05/25 20:32, 2小時前 , 46F
這顆應該會拿去做車子
05/25 20:32, 46F

05/25 20:37, 2小時前 , 47F
小米汽車應該還是比國產車好吧
05/25 20:37, 47F

05/25 20:51, 2小時前 , 48F
買到賺到
05/25 20:51, 48F

05/25 20:55, 2小時前 , 49F
前期投入肯定的
05/25 20:55, 49F

05/25 20:57, 2小時前 , 50F
除非小米只出這一顆晶片 之後就不玩了 否這樣估成本
05/25 20:57, 50F

05/25 20:57, 2小時前 , 51F
的方式 非常不準確
05/25 20:57, 51F

05/25 21:14, 1小時前 , 52F
一開始這樣差不多吧
05/25 21:14, 52F

05/25 21:15, 1小時前 , 53F
這顆好像是TSMC N3E 那就不可能便宜到哪裡去
05/25 21:15, 53F

05/25 21:23, 1小時前 , 54F
胡說八道
05/25 21:23, 54F

05/25 21:24, 1小時前 , 55F
華為都沒達成 你小米彎道超車
05/25 21:24, 55F

05/25 21:28, 1小時前 , 56F
如果真的量數十萬顆一定賠 最後驗證沒問題可能拉長
05/25 21:28, 56F

05/25 21:28, 1小時前 , 57F
時間等製程降價去放量 平板 之類的去攤 另外npu再
05/25 21:28, 57F

05/25 21:28, 1小時前 , 58F
傳不是小米自研的 下一代也TP了 這種做完後其實手
05/25 21:28, 58F

05/25 21:28, 1小時前 , 59F
錶 iot 甚至汽車都有自己做的可能 做ic就時間和錢
05/25 21:28, 59F

05/25 21:28, 1小時前 , 60F
大陸人才也有了 就看要不要繼續燒錢了 他第一步
05/25 21:28, 60F

05/25 21:28, 1小時前 , 61F
已經成功了 自己也有出海口 成功機會很高
05/25 21:28, 61F

05/25 21:29, 1小時前 , 62F
感覺買到賺到 值得入手
05/25 21:29, 62F

05/25 21:29, 1小時前 , 63F
手錶 IoT用不到先進製程跟大面積
05/25 21:29, 63F

05/25 21:33, 1小時前 , 64F
一定良率超爛,才貴成這樣
05/25 21:33, 64F

05/25 21:57, 1小時前 , 65F
可是台積電良率不會糟吧
05/25 21:57, 65F

05/25 22:04, 1小時前 , 66F
搞不好之後紅米K90用這顆SOC K90PRO 用S8e2 這樣攤
05/25 22:04, 66F

05/25 22:04, 1小時前 , 67F
再加上紅米 小米 平板 還有一堆型號可以切來用
05/25 22:04, 67F

05/25 22:14, 54分鐘前 , 68F

05/25 22:14, 54分鐘前 , 69F
良率大概有 96%
05/25 22:14, 69F

05/25 22:15, 53分鐘前 , 70F
四萬元有點標題黨了,
05/25 22:15, 70F

05/25 22:15, 53分鐘前 , 71F
前提是只生產這 100 萬顆。
05/25 22:15, 71F

05/25 22:28, 40分鐘前 , 72F
大概把前期投入規劃雜七雜八什麼都算進去
05/25 22:28, 72F
文章代碼(AID): #1eCkyQPA (MobileComm)
文章代碼(AID): #1eCkyQPA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