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 M3家族分析和購買建議
MacBook Pro:https://youtu.be/mHTNdbGQkpM?si=Yh3vQcLEaDMi3TRm
===
蘋果今年萬聖節用短發表會的形式將M3家族帶到世上,這次發表的是M3、M3 Pro、M3 Max
,連帶更新的硬體產品有iMac 24”(顏色無新增),MacBook Pro 14”/16”(Pro/Max
可選太空黑色)。
總結就是這張圖。
https://i.imgur.com/SC7ZXxz.jpg

❶【M3】
◆ 製程工藝:3nm
◆ CPU:4高性能核(單核最高4.05GHz,全核最高3.6GHz)+4高效核(單核最高2.57GHz
,全核最高2.48GHz)
——CPU速度最高比 M2 提升 20%
◆ GPU:10 核
——GPU速度最高比 M2 提升 20%
◆ 統一記憶體UMA:最高24GB
❷【M3 Pro】
◆ 製程工藝:3nm
◆ CPU:6 高性能核(單核最高4.05GHz,全核最高3.6GHz)+6 高效核(單核最高2.57GH
z,全核最高2.48GHz)
——速度最高比 M1 Pro 提升 20%
◆ GPU:18 核
——速度最高比 M2 Pro 提升 10%
◆ 統一記憶體UMA:最高36GB
❸【M3 Max】
◆ 製程工藝:3nm
◆ CPU:12 高性能核心(單核最高4.05GHz,全核最高3.6GHz)+4 高效核心(單核最高2
.57GHz,全核最高2.48GHz)
——速度最高比 M2 Max 提升50%。
◆ GPU:40 核
——速度最高比 M2 Max 提升20%。
◆ 統一記憶體UMA:最高128GB
===
https://i.imgur.com/9n5qqOP.jpg

微架構升級
【1】SPEC整數測試
◆ 此項目裡,M3Max P核分支預測失誤率下降約10%,E核分支預測失誤率下降約6%。
【2】SPEC CPU 2017
◆ 此項目裡M3系列,P核峰值性能,整數得分約10.05分,浮點得分約15.08分;
——整體性能較為接近i9-14900K。
◆ 此項目裡M3系列,E核峰值性能,整數得分約3.49分,浮點得分約4.78分;
——相較前代提升近25%。
===
https://i.imgur.com/Zwh8V5v.jpg

【1】Geekbench6
◆ 此項目裡,M3 Max單核得分約3228分,多核得分約21560分;
——對比M2 Ultra,單核性能提升約14%,多核性能小幅度領先。
https://i.imgur.com/G5GSTfj.jpg

【2】Cinebench 2024‧CPU性能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 單核得分約148分,多核得分約1692分;
——M3 Max單核性能領先i9-14900k,多核性能相較前代M2 Max,提升约61%;
◆ 此項目裡,M3單核得分約148分,多核得分約707分;
——多核性能相較前代M2提升約19%,單核性能提升約20%。
https://i.imgur.com/YT7uIED.jpg


【4】 CPU滿載噪音
◆ 均開啟高性能模式,環境底噪為32分貝;
◆ MaxBook Pro16‧M3 Max,風扇轉速約4000rpm,噪音由前代的32分貝提升約44分貝。
https://i.imgur.com/OhPNrJa.jpg

【5】Cinebench 2024‧GPU性能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整體得分約9964;
——相較前代M2 Max提升約65%
◆ 此項目裡,M3 Max整體得分約3014;
——相較前代M2 Max提升約69.8%
https://i.imgur.com/NzTW7yQ.jpg

【6】Blender(3.4)CPU渲染測試
❶ BMW場景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用時1分30秒,相較M2 Max,快了約66%。
❷ Classroom場景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用時3分25秒,相較M2 Max,快了約70%,小模度領先M1 UItra。
https://i.imgur.com/UYGvlEJ.jpg

【6】Blender(3.4)GPU渲染測試
❶ BMW場景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用時9秒,相較M2 Max,快了一倍有。
❷ Classroom場景測試:
◆ 此項目裡M3 Max,用時26秒,相較M2 Max,快了約300%,接近RTX4060(移動版)。
===
以下部分,強烈建議配合影片看效果比較好。
遊戲方面:(影片時間軸:17:05)
今年WWDC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Game Porting Toolkit,可以直接轉譯DirectX為Metal。
也有不少已經原生支援Metal的3A大作,舉凡博德之門3。
4K最高畫質,M3 Max 有39.8幀,遜於M2 Ultra的54.1幀,但比起M2 Max有著35%的進步幅
度。
2K最高畫質,M3 Max 有77.4幀,進一步拉大與M2 Max的差距,同時也反超了M2 Ultra,
持平i9-13900HX+RTX4080的遊戲筆記本。
1080P最高畫質下,M3 Max以101.0幀成功反超參測對比電腦規格。
Game Porting Toolkit涉及轉譯,所以性能不如windows筆記本,多數情況下即便頂規的M
3 Max也打不太贏RTX4060的筆記本。
◆總結:由於M3家族CPU較為強勢,在應對較吃CPU的遊戲下非常有利,而GPU相較上一代
架構些微提升,純粹靠核心數量堆上去,因此出現和Ultra互有高低的情況下,此外最適
合這代M3家族的解析度為2K畫質,CPU和GPU都不太容易瓶頸。
===
飄哥在影片11:20中提出一個疑惑(建議大家跳轉到那邊看)
『為什麼要把CPU的功耗定在一個風扇都不轉的點上,那把這套模具搞這麼厚重的意義是
什麼?
現在這M3 Max推出之後我才算是明白了,這性能要一年一年擠牙膏啊,這還真是個面向未
來的模具啊!』
===
再者分析一下M3家族的客群,與個人建議避雷機型。
如果是數學計算工程流,善用R或者Matlab的話,這次M3家族都有很大的進步,況且最近M
atlab R2023b支援原生的Apple Silicon,但在simulink介面下還是會有些卡頓,繼續等
待更新。
Xcode下的編譯工程流,M3 Max相較M2 Max在測試場景裡快了近28秒的差距幅度,M3相較M
2提升約24秒的差距幅度,屬於穩步提升。
影音工作流,Davinci Resolve導出M3 Max相較M2 Max快約15秒,Pr 2023的影片導出相差
幅度10%左右。但AE 2023 M3 Max是歷來消費級分數最高的一個處理器,分數高約200分於
桌機端的i9-14900K+RTX4090的1486分,如果是特效工作者,可以考慮選配。
但純剪影音的,由於Media Engine硬體編解碼單元沒有升級,CPU和GPU負載不高的情況下
,M2 Max和M3 Max分數差距蠻小的,沒高預算的可以撿M2家族的。
但這一代蘋果刀工師承老黃,以往Pro的CPU頂規和Max的CPU頂規是沒有區別的,但這次Pr
o大砍一刀,更甚至Max出了兩刀給CPU做區分提供升級,主要如果比較吃重『多核高頻CPU
』運算的,M3 Max要好好斟酌一番,選出自己合適的規格,硬要比較Max那兩刀的話,滿
血頂規版本的總體價格比較有CP值,Pro系列由於記憶體位寬砍到剩下192bit,如果給建
議,原本就是M家族的Pro,就別升級M3 Pro了,不會有明顯感知,更甚至花錢買新顏色..
.。但如果原本是intel用戶的想入手Pro,可以在M2 Pro的整新品和M3 Pro滿血頂規版之
間做選擇。
以續航角度來看的話,由於M3 Max最高功耗提高到51瓦,但並不代表中低頻的能效差,在
意續航的話大可放心,跟前代的MBP是一模一樣的,提高的只是插電下的峰值性能,另外M
3 MBP 14”與M3 Pro MBP 16”的官方續航時間皆為22小時影片,15小時無線上網。
===
另外這次MBP 14”搭載M3跟M2 MBA 15”比較
14” M3 MBP(16/512)價格為60,900元
15” M2 MBA(16/512)價格為54,900元
不管怎樣,捏上去買14” MBP都比較對得起價差6000元。
螢幕,揚聲器喇叭,麥克風,前置相機,HDMI,SDXC卡槽,重量差0.04公斤。
===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100.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C/M.1699373651.A.F5F.html
推
11/08 00:15,
1年前
, 1F
11/08 00:15, 1F
Air的客群就會被圈在Air裡吧,除非需求大增,不然打不進來MBP。
※ 編輯: KimomiKai (220.142.100.29 臺灣), 11/08/2023 00:17:32
→
11/08 00:17,
1年前
, 2F
11/08 00:17, 2F
→
11/08 00:18,
1年前
, 3F
11/08 00:18, 3F
→
11/08 00:19,
1年前
, 4F
11/08 00:19, 4F
※ KimomiKai:轉錄至看板 PC_Shopping 11/08 00:19
→
11/08 00:21,
1年前
, 5F
11/08 00:21, 5F
→
11/08 00:22,
1年前
, 6F
11/08 00:22, 6F
→
11/08 00:22,
1年前
, 7F
11/08 00:22, 7F
推
11/08 00:28,
1年前
, 8F
11/08 00:28, 8F
→
11/08 00:29,
1年前
, 9F
11/08 00:29, 9F
→
11/08 00:31,
1年前
, 10F
11/08 00:31, 10F
→
11/08 00:32,
1年前
, 11F
11/08 00:32, 11F
推
11/08 00:36,
1年前
, 12F
11/08 00:36, 12F
推
11/08 01:57,
1年前
, 13F
11/08 01:57, 13F
推
11/08 02:03,
1年前
, 14F
11/08 02:03, 14F
→
11/08 02:03,
1年前
, 15F
11/08 02:03, 15F
→
11/08 02:04,
1年前
, 16F
11/08 02:04, 16F
推
11/08 07:08,
1年前
, 17F
11/08 07:08, 17F
→
11/08 07:37,
1年前
, 18F
11/08 07:37, 18F
→
11/08 07:38,
1年前
, 19F
11/08 07:38, 19F
→
11/08 07:39,
1年前
, 20F
11/08 07:39, 20F
推
11/08 08:04,
1年前
, 21F
11/08 08:04, 21F
→
11/08 08:04,
1年前
, 22F
11/08 08:04, 22F
推
11/08 08:24,
1年前
, 23F
11/08 08:24, 23F
→
11/08 08:24,
1年前
, 24F
11/08 08:24, 24F
推
11/08 08:46,
1年前
, 25F
11/08 08:46, 25F
→
11/08 08:46,
1年前
, 26F
11/08 08:46, 26F
推
11/08 09:26,
1年前
, 27F
11/08 09:26, 27F
→
11/08 09:26,
1年前
, 28F
11/08 09:26, 28F
推
11/08 10:22,
1年前
, 29F
11/08 10:22, 29F
推
11/08 10:36,
1年前
, 30F
11/08 10:36, 30F
→
11/08 10:36,
1年前
, 31F
11/08 10:36, 31F
推
11/08 10:43,
1年前
, 32F
11/08 10:43, 32F
推
11/08 10:45,
1年前
, 33F
11/08 10:45, 33F
推
11/08 10:52,
1年前
, 34F
11/08 10:52, 34F
推
11/08 11:14,
1年前
, 35F
11/08 11:14, 35F
推
11/08 11:30,
1年前
, 36F
11/08 11:30, 36F

→
11/08 11:31,
1年前
, 37F
11/08 11:31, 37F

→
11/08 11:32,
1年前
, 38F
11/08 11:32, 38F
→
11/08 11:33,
1年前
, 39F
11/08 11:33, 39F
→
11/08 11:34,
1年前
, 40F
11/08 11:34, 40F
→
11/08 11:36,
1年前
, 41F
11/08 11:36, 41F
→
11/08 11:36,
1年前
, 42F
11/08 11:36, 42F
推
11/08 11:58,
1年前
, 43F
11/08 11:58, 43F
→
11/08 11:58,
1年前
, 44F
11/08 11:58, 44F
→
11/08 11:59,
1年前
, 45F
11/08 11:59, 45F
→
11/08 11:59,
1年前
, 46F
11/08 11:59, 46F
推
11/08 13:10,
1年前
, 47F
11/08 13:10, 47F
M2 Max的那台。
※ 編輯: KimomiKai (42.74.50.140 臺灣), 11/08/2023 13:38:47
推
11/08 14:00,
1年前
, 48F
11/08 14:00, 48F
推
11/08 14:23,
1年前
, 49F
11/08 14:23, 49F
→
11/08 14:41,
1年前
, 50F
11/08 14:41, 50F
→
11/08 15:02,
1年前
, 51F
11/08 15:02, 51F
推
11/08 17:22,
1年前
, 52F
11/08 17:22, 52F
推
11/08 17:31,
1年前
, 53F
11/08 17:31, 53F
→
11/08 18:44,
1年前
, 54F
11/08 18:44, 54F
→
11/08 18:45,
1年前
, 55F
11/08 18:45, 55F
→
11/08 18:47,
1年前
, 56F
11/08 18:47, 56F
推
11/08 18:50,
1年前
, 57F
11/08 18:50, 57F
推
11/08 19:25,
1年前
, 58F
11/08 19:25, 58F
推
11/08 20:30,
1年前
, 59F
11/08 20:30, 59F
推
11/09 01:09,
1年前
, 60F
11/09 01:09, 60F
推
11/09 05:01,
1年前
, 61F
11/09 05:01, 61F
推
11/09 07:25,
1年前
, 62F
11/09 07:25, 62F
→
11/09 07:25,
1年前
, 63F
11/09 07:25, 63F
→
11/09 07:26,
1年前
, 64F
11/09 07:26, 64F
推
11/09 08:31,
1年前
, 65F
11/09 08:31, 65F
→
11/09 08:31,
1年前
, 66F
11/09 08:31, 66F
→
11/09 08:31,
1年前
, 67F
11/09 08:31, 67F
推
11/09 09:54,
1年前
, 68F
11/09 09:54, 68F
噓
11/09 13:09,
1年前
, 69F
11/09 13:09, 69F
→
11/09 17:58,
1年前
, 70F
11/09 17:58, 70F
→
11/09 19:29,
1年前
, 71F
11/09 19:29, 71F
→
11/09 19:29,
1年前
, 72F
11/09 19:29, 72F
→
11/09 19:29,
1年前
, 73F
11/09 19:29, 73F
那看來有特別利用到M3的GPU跟NPU輔助視訊鏡頭成像吧,那也不錯。
至少從M1時代開始小修小補到現在,這一塊是越補越符合期望。
然後我都打製程工藝,如果你要講我支語,硬要正名是製程技術,那你請便吧。
反正這個我不會改,以往我的文章已經針對支語和台灣圈技術名詞修正再修正了,目的不
是要正名,我只是想讓懂的人懂更多技術內容,不是製造文化對立。
※ 編輯: KimomiKai (42.78.4.141 臺灣), 11/09/2023 20:20:15
推
11/09 20:17,
1年前
, 74F
11/09 20:17, 74F
推
11/10 00:02,
1年前
, 75F
11/10 00:02, 75F
→
11/10 05:27,
1年前
, 76F
11/10 05:27, 76F
上面那個紅明顯啦...
※ 編輯: KimomiKai (111.254.189.92 臺灣), 11/10/2023 14:43:52
推
11/10 17:55,
1年前
, 77F
11/10 17:55, 77F
推
11/10 18:23,
1年前
, 78F
11/10 18:23, 78F
推
11/11 20:57,
1年前
, 79F
11/11 20:57, 79F
→
11/11 20:57,
1年前
, 80F
11/11 20:57, 80F
→
11/11 20:58,
1年前
, 81F
11/11 20:58, 81F
MA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