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毛偉:我國須抓住IPv4向IPv6過渡戰略機遇
【賽迪網訊】4月18日消息,目前IPv4地址實際消耗速度的加快,令地址耗盡的時刻日益
逼近。以我國為例,2007年我國IPv4預測消耗數量約為1.05 億,實際消耗量為1.35億,
超出預測數量約3000萬。目前,歐美國家紛紛實施向下一代IPv6地址過渡的戰略,如果我
國不能加速發力,將再次面臨在下一代互聯網發展“邊緣化”的嚴酷現實。
4月16日,出席2008年全球IPv6高峰會議的中科院網絡中心毛偉研究員接受採訪時表示,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抓住戰略機遇,積極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而就在近日,中科院資訊
辦專家也建議開展國家行動計劃應對IPv4耗盡問題,統籌部署IPv4向IPv6過渡問題。
IPv4地址耗盡無法阻止 補救措施只能延緩
IPv4地址耗盡問題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新問題,只是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爆炸式增長,
導致IPv4地址消耗速度加快,最近幾年其緊迫性才凸現出來。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分
析,按照現行的分配政策,全球所剩IPv4地址最遲將在 2012年前後耗盡,屆時將沒有新
的IPv4地址可供分配,國際上採取的一些補救措施也只能延緩耗盡的進程。
由於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經引起了全球高度關注。ICANN前主席、互聯網之父
Vint Cerf在2007年10月接受訪談時發出了IPv4地址即將耗盡的警告,並提出向IPv6過渡
的倡議,各國也正加緊研究制定應對策略。
IPv4過渡IPv6 歐美各國已搶先起跑
“IPv4地址耗儘是一個涉及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政策和各種技術問題的全球性問題,國
際上對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也有共識,那就是實現從IPv4過渡到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
網。” 中科院專家表示。
目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已經制定並著手實施IPv4向IPv6過渡的戰略規劃。
據了解,2005年,美國就要求政府機構網路在2008年6月完成全面支援IPv6。2007年,聯
邦首席資訊官(CIO)委員會成立IPv6工作組,作為推進過渡的協調組織。日本政府制定了
“e-Japan”戰略,明確了IPv4向IPv6過渡的時間表和路線路。在日本,IPv6已被應用於
智慧電話、地震報警系統、實時圖像廣播、照明控制等方面。
事實上,加緊過渡到IPv6的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在IPv4上並沒有出現巨大的 IP地址缺
口,對IPv6應用需求遠沒有我國急切。美國IPv4地址總數超過14億,每個網民擁有6.5個
IP地址;日本IPv4數量為1.6億,人均擁有1.61個IP地址。而我國已獲得IPv4地址數量僅
佔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數量的4.5%,每個網民擁有IP地址僅為0.64個,IP地址缺口還在擴
大,2007年在我國網民數7300萬,而IPv4數量僅增長3700萬個,這將制約網路新業務、新
應用模式的開發及規模部署。
我國面臨數重挑戰
目前歐美國並不短缺IPv4地址,但仍然有很強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因而在向IPv6過渡
方面態度是很堅決和明確的。而我國在行動上還遠沒有達到組織動員、週密部署、嚴陣以
待的狀態。
中科院研究員毛偉認為,我國IPv4向IPv6過渡的戰略還面臨數重挑戰:整個社會對IPv4
地址耗盡問題的迫切性和產生的後果估計嚴重不足;與IPv4網路相比,目前IPv6網路在我
國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進入到廣泛部署實施階段;IPv6產業鏈還不完善,還處
於產業發展的形成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全國性地址管理分配機制;在國家層面缺乏應對
IPv4地址耗盡和向IPv6過渡方面有效的組織機制、相關制度與措施,也沒有清晰的時間表
。
儘快實施國家行動計劃
專家表示,IPv4地址資源耗盡,是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應抓住網路技術升級的機遇
,加快發展,推進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成為資訊社會的領跑者,同時能解決多年來制約
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瓶頸環節、影響我國網路資訊安全和管理的問題。
應對IPv4地址耗盡及順利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問題,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近日,中科
院資訊辦專家建議,實施國家行動計劃,協調各方力量,拿出過渡路線圖、時間表和解決
方案,抓住IPv4地址耗盡問題帶來的戰略機遇。在下一代互聯網基礎上保持競爭力,才能
推動我國最終邁向互聯網強國。據了解,中國科學院正在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開展IPv4
向IPv6平穩過渡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
來源:
http://tinyurl.com/55srp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232.143
IPv6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