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學倉頡的苦....
※ 引述《wliu (做個全新的我)》之銘言:
: 我高二的時候…
: 不知道為啥突然想要打字很快…
: 就開始上網找倉頡的教學,為什麼會想用倉頡呢?因為感覺倉頡windows裡面就有了…
: 嘸蝦米還要上網找~而且又機乎是試用的…
: 所以我大概花了一個月把倉頡看懂…然後慢慢的提升自己的速度…大概到一分鐘7~80個
: 字的時候吧…我發現我的速度上不去了…
: 而那個時候…我們班又轉來了一個用嘸蝦米一分鐘破百的人…我開始感到無力…
: 然後我就試著接觸嘸蝦米(還沒打算要學~只是大概了解),我終於知道了…倉頡再怎麼樣
: 也不可能比嘸蝦米快了~~理論上啦,因為嘸蝦米最多四碼~倉頡有五碼~更重要的是
: 嘸蝦米還有一堆簡碼…幾乎是大部份的字都可以在1~3碼內搞定…真的快多了~~
: 所以後來我又上網狂找嘸蝦米的教學…把嘸蝦米學起來了…
據我所知,嘸蝦米在設計上有幾個重點:
四碼:是一般字正常來說的拆碼,截長補短的規定為的就是盡量將碼控制在四個
截長:太長的本來就不需要、因為取到四碼已經不會有太多重覆的了
補短:讓字的碼不會太少,原因下述。
三碼:如果經過截長補短還只能有三碼,那也是無可奈何的,
所以嘸蝦米搭配「先上字」的功能,第二候選字還得加「V」或是用選的。
(這部份我不太熟,說錯請指正喔…)
二碼以下:這部份盡量是保留給字根與簡碼,當然也是有正常拆碼後是二碼的,
所以簡碼就是用這些正式拆法之外,沒有佔用到的位置,以增加效率
原則上,26x26=676,也就是說:
如果背得很熟的,大約有近七百個的常用字,可以用二碼之內打出。
就像超常用字「的」,倉頡還在慢慢的按「竹日心戈」的時候,
嘸蝦米一個「D」就打出來了。
這也就是嘸蝦米為什麼快的原因。
或許宣傳真的有點誇張了,因為這些簡碼有的排得很勉強,甚至是沒有關聯,
可以說是「背多分」,(倉頡有的字也是要背就是了)
不過即使不去背簡碼,一般的嘸蝦米使用者也可以有 30~60 左右的速度。
: 我學倉頡跟嘸蝦米的方法,第一個先把鍵盤每個鍵的位置都記熟,然後把規則弄熟,
: 把字根表貼在電腦旁,平常不看~一有不懂的就看~然後多練習幾次,多打些文章,
: 慢慢的就會熟了,一開始學會覺得自己是打字白吃,這很正常,沒有人是馬上就會的,
: 一切都要靠練習嚕~~~
嘸蝦米號稱是字根對應英文,其實是用「形、音、義」把字根和英文關聯起來,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記憶法、編碼方式。
( http://www.liu.com.tw/images/table.gif
字根表中,在形音義之外的,就是所謂的「請強記」字根,
這在之前的官方CAI中有出現,也就印證了我的理論)
其實這些都還好。
還記得還當我們第一天用到英文電腦和鍵盤時,雖然我們並不明確地知道「D」「I」
「R」.‥等鍵在鍵盤上的哪兒,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能輸入?
因為我們仍然能夠慢慢地在鍵盤上找到「D」「I」等鍵,打入「DIR」這個單字。
往後熟悉了「D」「I」「R」…等鍵的位置之後,輸入速度可以更快。
所以,看到這個字有什麼字根,透過「形音義」對映到英文的過程、
就已經是這一步了,不是嗎?
我甚至認為,如果沒有很熟悉鍵盤的人,還得再去找那個按鍵,那真是雙重負擔。
效率、對字根的熟悉程度暫且不管,以「哈」做例子來解釋(很簡單的字吧?)
倉頡思路:
1.拆解成字根「口人一口」
2.分別在鍵盤上找「口人一口」,鍵入
嘸蝦米思路:
1.拆解成字根「口△口」
2.轉成英文對照「OAO」
3.分別在鍵盤上找「OAO」,鍵入
能大概瞭解我說的「雙重負擔」的意思嗎?
當然,如果對字根的熟悉度高,看到△形狀能想到A,
甚至更複雜的字根也能很快的直接拆解成英文,那當然是沒問題。
不過,這樣也就不能把「不用背鍵盤」當做優勢了。
因為,熟悉字根與英文的對應,也就相當於在人家在熟悉鍵盤。
--
老樣子,有錯請一定要說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95.153
推
220.138.37.140 06/27, , 1F
220.138.37.140 06/27, 1F
→
220.138.37.140 06/27, , 2F
220.138.37.140 06/27, 2F
推
04/03 11:38, , 3F
04/03 11:38,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IM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