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器材變好然後發現是破錄音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不協和音)時間3年前 (2022/03/13 21:28), 3年前編輯推噓41(41044)
留言85則, 4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最近有個困擾就是器材愈用愈好,音樂變好聽了是沒錯 可是碰到幾首歌是發現錄音像被炸彈炸到一樣 明明以前聲音還沒有那麼清晰的時候都聽得下去QQ 而且那些歌旋律都是好聽的,只是用現在的器材會聽到很多瑕疵 在這種情況下要選擇放棄那些歌嗎,還是說拔掉前端來聽呢w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3.62.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47178126.A.9EC.html

03/13 21:30, 3年前 , 1F
代表電源端也要升級了
03/13 21:30, 1F
電源端也升級的話瑕疵好像會聽到更多ww

03/13 21:33, 3年前 , 2F
開始找數位的高品質音源吧,人生必經之路
03/13 21:33, 2F
目前音源都是CD,難道要往Hi-res邁進了嗎XD

03/13 21:35, 3年前 , 3F
另外準備一隻容錯率高的耳機/系統?這樣的系統應該
03/13 21:35, 3F

03/13 21:35, 3年前 , 4F
也不會多貴。
03/13 21:35, 4F
我也是這樣想,只是搭配又要想一陣子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94 臺灣), 03/13/2022 21:41:25

03/13 21:45, 3年前 , 5F
找一隻很會潤的耳機
03/13 21:45, 5F
容忍度高的意思嗎w 爛錄音也能變好聽

03/13 21:53, 3年前 , 6F
有些歌確實得放棄一些素質才能聽下去...
03/13 21:53, 6F
有些歌就是糊糊的也不錯

03/13 21:53, 3年前 , 7F
你在說殘響散Xㄇ...?我的方法是插原道聽
03/13 21:53, 7F
原道耳機竟然在這裡出現了

03/13 21:59, 3年前 , 8F
其實是錄音問題,幾乎是無解,除非用比較差的器材聽,
03/13 21:59, 8F

03/13 21:59, 3年前 , 9F
或者的,接受原來爛的錄音其實非常多。XD
03/13 21:59, 9F
腦補這個很好聽也是個辦法

03/13 21:59, 3年前 , 10F
對的,這就是升級的代價…我為了找到能聽五月天錄音的
03/13 21:59, 10F

03/13 21:59, 3年前 , 11F
東西到處找中低階耳機,到現在還是沒找到讓我覺得素質o
03/13 21:59, 11F

03/13 21:59, 3年前 , 12F
k,聽五月天不會覺得這啥破爛錄音的耳機。只好再往上升
03/13 21:59, 12F

03/13 21:59, 3年前 , 13F
級看能不能解決了…
03/13 21:59, 13F
結果愈升級聽到的愈糟糕ww

03/13 22:00, 3年前 , 14F
去家訪,結果電腦播放顯示動態,真慘,幾乎都是滿的,
03/13 22:00, 14F

03/13 22:00, 3年前 , 15F
音量戰爭還在繼續嗎?
03/13 22:00, 15F
音量戰爭是指把動態灌滿嗎?

03/13 22:02, 3年前 , 16F
找不同版本,單曲、專輯、精選、合輯、不同解析數位檔
03/13 22:02, 16F

03/13 22:02, 3年前 , 17F
通常都存在一定的母帶處理差異,有的版本會差很大
03/13 22:02, 17F
我來試試看

03/13 22:03, 3年前 , 18F
有愛就可以了 其他就是你看系統去調整成好聽
03/13 22:03, 18F
努力往這個方向調整

03/13 22:04, 3年前 , 19F
手機+小尾巴配focal clear mg 快速解脫法
03/13 22:04, 19F
這是什麼神奇的解法嗎XD

03/13 22:07, 3年前 , 20F
對爛錄音已經看開的人路過...
03/13 22:07, 20F
QQ

03/13 22:08, 3年前 , 21F
具體是甚麼瑕疵?
03/13 22:08, 21F

03/13 22:10, 3年前 , 22F
CD流行樂可能是Intersample Peaks或響度戰爭下的動態壓縮
03/13 22:10, 22F
就覺得音量有要愈開愈大聲的趨勢,其他歌都不會,就少數那幾首會 而且開大聲之後發現也沒有比較清晰

03/13 22:24, 3年前 , 23F
找相對好推的耳機直推看看?
03/13 22:24, 23F
好推的話爛錄音會變好聽嗎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94 臺灣), 03/13/2022 22:29:59

03/13 22:29, 3年前 , 24F
很多時候代表調整還沒到位
03/13 22:29, 24F
還有 26 則推文
還有 8 段內文
03/14 07:43, 3年前 , 51F
以此類推24/96差不多頂了。MQA啥的,以目前歌的比例算商人
03/14 07:43, 51F

03/14 07:43, 3年前 , 52F
技倆而已
03/14 07:43, 52F
所以那些年代久遠的老歌卻有Hi-res很不可思議就對了

03/14 09:31, 3年前 , 53F
所以我都聽first take 版
03/14 09:31, 53F

03/14 09:37, 3年前 , 54F
這也是我遲遲不把ADX5000換成009s的原因QQ
03/14 09:37, 54F
其實ADX5000解析力也很強了

03/14 12:50, 3年前 , 55F
母帶本身就是爛錄音 再HIRES還是爛 爛錄音就不聽了
03/14 12:50, 55F

03/14 13:37, 3年前 , 56F
有沒有想過就不要聽那些爛錄音的東西了呢?
03/14 13:37, 56F

03/14 13:38, 3年前 , 57F
應該說是爛錄音爛混音爛後製爛藝術表現是一體的
03/14 13:38, 57F

03/14 14:01, 3年前 , 58F
音場頻寬headroom夠大其實動態被壓能硬吃
03/14 14:01, 58F

03/14 14:02, 3年前 , 59F
但同樣情況 好錄音會表現得好更多
03/14 14:02, 59F
結論是爛錄音還是贏不過

03/14 14:48, 3年前 , 60F
有愛比較重要
03/14 14:48, 60F

03/14 14:57, 3年前 , 61F
動態壓縮的音樂,在升級你的音響後,不好聽的會更明顯
03/14 14:57, 61F

03/14 14:57, 3年前 , 62F
。偏偏流行音樂還有 ACG 還是壓縮的蠻嚴重的,花錢買C
03/14 14:57, 62F

03/14 14:57, 3年前 , 63F
D 或檔案,比不上 YouTube 的現場錄音,真慘,唉。音
03/14 14:57, 63F

03/14 14:57, 3年前 , 64F
量戰爭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03/14 14:57, 64F

03/14 14:58, 3年前 , 65F
印象中 first take 也是壓縮過了,找時間再確定一下
03/14 14:58, 65F
我真的有這樣的感覺! 看LIVE比CD好聽很多,明明現場雜音是比較多的

03/14 15:22, 3年前 , 66F
有壓、程度差異,就像古典樂也是會壓縮但處理上會保留動態
03/14 15:22, 66F

03/14 15:25, 3年前 , 67F
像現場、廣播、實況也是有即時壓、適度壓縮讚讚,有問題都
03/14 15:25, 67F

03/14 15:25, 3年前 , 68F
是壓過頭了
03/14 15:25, 68F

03/14 15:27, 3年前 , 69F
管機的溫暖感也是因為壓縮產生的
03/14 15:27, 69F

03/14 15:45, 3年前 , 70F
apple music上的殘響散x(hi-res),一樣覺得原本gain好高
03/14 15:45, 70F

03/14 15:46, 3年前 , 71F
the first take版整體音量的壓力就沒那麼大
03/14 15:46, 71F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94 臺灣), 03/14/2022 19:23:26

03/15 02:03, 3年前 , 72F
看了大家的討論我跑去爬了一下文,有人分享現在的錄音手法
03/15 02:03, 72F

03/15 02:03, 3年前 , 73F
好像也會有不一樣的聽感。他舉的例是演奏會樂隊前方收音,
03/15 02:03, 73F

03/15 02:03, 3年前 , 74F
跟每個樂器前都有一個麥收音,出來的效果都不同。感覺一開
03/15 02:03, 74F

03/15 02:03, 3年前 , 75F
始錄製的方式,就決定它的走向了。
03/15 02:03, 75F

03/15 02:18, 3年前 , 76F
照妖鏡。正常發揮^-^
03/15 02:18, 76F

03/15 10:24, 3年前 , 77F
這個現象在東方project蠻常見,因為一堆都是同人社團,錄
03/15 10:24, 77F

03/15 10:24, 3年前 , 78F
製的設備沒有像唱片公司那麼好..
03/15 10:24, 78F

03/15 10:24, 3年前 , 79F
第一次拿好耳機聽到,還以為耳機壞掉ww
03/15 10:24, 79F

03/15 20:18, 3年前 , 80F
早知道 還是原道...
03/15 20:18, 80F

03/16 09:47, 3年前 , 81F
我在想這樣的錄製方式(多麥),會不會就是聽起來樂器分離度高
03/16 09:47, 81F

03/16 09:48, 3年前 , 82F
的聽感, 每個樂器的位置都很明顯。但一個麥在前方收音,比較
03/16 09:48, 82F

03/16 09:48, 3年前 , 83F
像我們在聽現場聽演奏會,全部的聲音都在一起,但還是可以清
03/16 09:48, 83F

03/16 09:49, 3年前 , 84F
楚聽到每個樂器的發聲。我原本都以為是耳機調音造成的
03/16 09:49, 84F

03/16 21:00, 3年前 , 85F
錄音除了錄製方式,後製混音也很重要,混不好也很悲劇
03/16 21:00, 85F
文章代碼(AID): #1YBV6Edi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YBV6Edi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