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再聊聊Ultrasone PRO900
推文推著推著,忍不住又想來紀錄一下自己目前對PRO900的感覺了 ^^;
和這隻耳機相處只有短短半年,但真的很喜歡他 XD
不過這2個月幾乎都在處理ED9的前端搭配,PRO900聽的比較少(汗)
現在前端的大方向已經大略底定後,再次用目前的系統來好好聽聽PRO900
先來回顧一下之前對PRO900的感覺 ^^
Run約300小時的初步聽感-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26649
Run約500小時的聽感續篇-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1396
RME9632+谷津HA1+PRO900-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41269
PRO900與Edition9之比較-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42549
簡單歸納一下以上4篇
首先PRO900是需要一定時間去Run的,剛開聲時老實說狀況很糟
(這一點HFI-2400就好多了,一開聲表現就不錯)
聲音很亂沒什麼分離度可言,高頻刮,中頻縮又糊,歌手的咬字像含了滷蛋一樣
Run約500小時後,整體的聲音線條都會清晰很多
人聲有凝聚力,中性尾音有餘韻,略後縮
低頻海量,但是形體確實可見、下潛深、彈Q、包圍感佳、收放稍慢
高頻相對平凡,延伸普通,光澤與亮度也普通,弦樂器的質感與鋼琴的透明表現不出來
音場與空間的呈現基本上受限於密閉式耳機的物理特性,橫寬並不令人特別驚艷,縱深OK
環繞感很強(目前手上3隻U家中最明顯者),但同時保有"相對位置"精準的定位
那麼,這幾天用了現在的系統仔細聽聽PRO900 ^^
目前的前端: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48111
聽的軟題都是上面幾篇出現過的曲目
(以下聽感是和自己以前手上以白虎、谷津、Mytek驅動的印象來做比較)
首先低頻的部份
密度大幅的提升,但是被誇大的形體感還是存在
並不是以音像規模被精瘦的缺憾去換取凝聚力
線條更為明顯可見
鬼太鼓座中"鼕々"、"火の舞"等曲的低頻已經能被可接受的控制
但是炎黃第一鼓的"鼓詩"一軌,低頻還是會在一些大動態的地方失控糊掉...
三頻中以低頻而言,私以為PRO900有他無法被各家旗艦(包含U家自己ED9)所取代的魅力
首先光是那量感的爽度就很驚人了
再其次是這隻耳機S-Logic+造成的環繞感
使得其低頻"聽起來"很有那種空間中空氣被單體來回推動的感覺
因為低頻被更良好的控制,搖滾、R&B曲目中人聲部份的存在感更為強烈
但是略為後縮的位置沒有改變
厚度比以前印象中好,已經可以清楚聽到鬼束歌聲的胸腔共鳴
吉他的形體也比較飽滿
中頻上段到高頻,這裡還是PRO900比較弱勢的地方
女聲高音如果唱到"S"行的發音會有些刺硬
(這似乎是舊Ultrasone普遍的現象,看日本那邊說ED8有改善)
高頻有比以前更具光澤也更柔和
刮耳的情形基本上已經沒有,可以開心的應付大部份流行樂以及搖滾
但聽純音樂如古典、爵士等還是和華麗、甜等詞聯想不上 XD
小提琴的延伸無法去得很盡,三角鐵泛音也短的讓人有些缺憾
至於空間的表現上,我想應該是因為S-Logic的關係吧?
聲音的定位頗為精準,可以找出發出聲音的點
每個聲音的"相對位置"表現的很好
但是就"絕對位置"而言卻不是一般的呈現方式
這個部分因為還沒和喇叭系統仔細比對,目前尚不敢妄下定論
但大致上我認為PRO900音場並非與聽者兩耳平行,而是傾斜的
另外雖然S-logic都有減少頭中感與音壓,不易聽感疲倦的優點
但是他所造成的空間表現在PRO900、HFI-2400、ED9上都不太一樣
這要再交叉試聽比較(抓頭)
電子音樂依舊是PRO900的強項
不論較流行的LADY GAGA、安室奈美惠、Perfume,乃至一些Trance、House、Techno等
要聽這類型音樂的話,我還是會偏向再去調整PRO900更勝於用ED9去聽
因為低頻實在太爽了 XD
尤其是BT幾首取樣大自然環境音去混音的曲目
簡直像是與耳機同捆的S-Logic示範片一樣,音效驚人
搭配上重拍節奏與飄渺的琴聲 & Vocal,好不過癮!
因為前端基本上會以ED9為主去搭配
之後會把PRO900調整的重點放在耳機線以及耳罩上
中頻因為我主要拿來聽電音,目前覺得已經足夠
大概就是女聲高音部份要再順暢一些
高頻的延伸以及透明會是重點,因為這對聽Trance類型編曲時的出神點影響較大
當然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不能損失低頻
因為對我個人而言,PRO900迷人之處並非他是位位面面俱到的模範生
而是因為他擁有獨一無二的強烈個性 ^^
--
My blog:http://www.wretch.cc/blog/bf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11.153
推
01/12 00:03, , 1F
01/12 00:03, 1F
→
01/12 00:10, , 2F
01/12 00:10, 2F
推
01/12 00:11, , 3F
01/12 00:11, 3F
→
01/12 00:11, , 4F
01/12 00:11, 4F
→
01/12 00:12, , 5F
01/12 00:12, 5F
推
01/12 00:14, , 6F
01/12 00:14, 6F
推
01/12 00:17, , 7F
01/12 00:17, 7F
推
01/12 00:20, , 8F
01/12 00:20, 8F
→
01/12 00:21, , 9F
01/12 00:21, 9F
→
01/12 00:24, , 10F
01/12 00:24, 10F
→
01/12 00:25, , 11F
01/12 00:25, 11F
→
01/12 00:26, , 12F
01/12 00:26, 12F
→
01/12 00:27, , 13F
01/12 00:27, 13F
→
01/12 00:28, , 14F
01/12 00:28, 14F
→
01/12 00:29, , 15F
01/12 00:29, 15F
→
01/12 00:38, , 16F
01/12 00:38, 16F
推
01/12 08:34, , 17F
01/12 08:34, 17F
推
01/12 09:58, , 18F
01/12 09:58, 18F
→
01/12 12:31, , 19F
01/12 12:31, 19F
→
01/12 12:32, , 20F
01/12 12:32, 20F
→
01/12 12:32, , 21F
01/12 12:32, 21F
→
01/12 12:33, , 22F
01/12 12:33, 22F
偷偷的偷渡一點Auditor目前大約run了150小時的心得 XD
這台機器在我的系統中剛開聲時三頻都很硬,run了約48小時候也沒什麼改善
雖說可能是機器沒run開,但未免和我一樣帶著自己DAC去123試聽到的聲音差太多...
後來忍不住開始插插拔拔,發現Auditor對前端的銀、銠非常敏感
純銀也好鍍銀鍍銠也罷,搭配上要很小心
系統整體若需要銀銠來調配時,先放在訊源端會安全些
Auditor本身儘量給他銅、金之類的線材配件
目前為了調音,把保險絲換成BUSS(原廠用的也不差,是ELU的)
增加低頻厚度Q度以及中頻延伸,但是也犧牲了一些解析力
目前為止最大的印象就是不論插上哪隻耳機,解析與細節都三級跳
不論發燒片或一般流行樂、ACGアニソン,都聽到很多之前沒發現的聲音
例如連Sheryl女王的宇宙兔子專輯,都讓我聽到大提琴手的呼吸聲
滿過癮的 XD
※ 編輯: AKawashima 來自: 114.43.64.96 (01/12 21:03)
推
01/12 21:13, , 23F
01/12 21:13, 23F
→
01/12 21:33, , 24F
01/12 21:33, 24F
→
01/12 21:35, , 25F
01/12 21:35, 25F
Headphon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