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李開復被傳離職 Google中國處進退兩難之間

看板Google (谷歌Google)作者 (無心插柳柳橙汁)時間19年前 (2006/06/14 18: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還蠻八卦的 不知是不是流言 大家看看吧 http://0rz.net/4c1t4 李開復被傳離職 Google中國處進退兩難之間 先是最近網民登錄Google或打開Gmail發生困難,此後,有消息稱,Google合夥創始人布 林對外宣稱,Google有可能退出中國,再接著,又傳出Google中國(谷歌)全球副總裁兼 大 中華區聯合總裁李開復將離職的消息。 離職? 有關“李開復離職”的傳言,最近在多家網站流傳,這篇“驚!Google中國內部消息:李 開復即將離職”的帖子,給出了李開復離職的理由: 1、這次Google創始人質疑Google中國策略,可能退出中國,出來消息後出來釋疑的居然 是周韶寧。而長期作為Google中國第一新聞發言人的李開復,卻只字未有。 2、李開復在Google中國,僅僅是個人品牌,有一群追隨的學生,對 Google主營的搜索業 務很少過問。甚至對搜索了解甚少。難怪Google中國市場總監私下會說,李開復,只“做 最好的自己”(李開復最近新書名為《做最好的自己》)。話語之外,有很深的含義。 3、這個朋友問我,你覺得李開復來Google中國8個月了。究竟是現在的Google中國好,還 是8個月前的Google好呢? 4、Google創始人不管有沒有正式說Google要退出中國。但現在的Google中國的情況,肯 定不是Google創始人們想要的。 而這條資訊的來源,是“一個Google中國內部的朋友”透露的消息,“開復估計要走了。 等著看新聞吧”。 此後,對就此詢問的記者,Google方面出面辟謠,Google中國新聞發言人表示橲“這不可 能”。 但是,這則消息還是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李開復在進入Google中國後 ,業績方面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此一消息並非完全空穴來風。從目前Google的 整個態勢來講,李正面臨著嚴峻考驗。 退出? 針對Google可能退出中國的傳言,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國歡迎國際互聯網公司進入中 國市場,但前提是必須要尊重和遵守中國的法律。 “Google將退出中國”的消息源自海外的報道,據據美聯社報道,Google創始人賽吉-布 林日前承認,的確在中國實行了特殊策略。今年年初,Google在中國創建了Google.cn域 名,並針對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實施了特殊策略。眾所周知,Google的格言是“不作惡! ”因此,Google在中國市場也同時提供Google.com服務。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兩者之間 找到一個平衡點。 布林表示,在決定改變策略之前,Google還會繼續完善當前的特殊策略。如果實在無法找 到一個平衡點,那麼Google將另作打算。 這被媒體解讀為“Google可能退出中國”。 Google是否有可能退出中國,業內許多專家認為,絕無可能。因為中國的市場太大, Google沒有理由放棄這一市場。 更重要的是,布林是否說過退出?沒有。那麼,有Google.cn與Google.com 並存就違反 了“不做惡”? “或許與‘借牌風波’有關”,一位IT界知名人士分析說,“這句話後面是有背景的。” 最近Google.com以及Gmail出現服務問題,也是有原因的。 借牌? 今年1月,Google推出Google.cn,但在使用不到一個月即遭到資訊產業部的調查,原因 是Google.cn使用了與“趕集網 ”相同的ICP牌照,涉嫌違規。 按照中國法律,任何網站要從事互聯網內容服務,必須申請ICP牌照,任何外資企業、國 外企業都不得在中國境內經營互聯網內容服務。 Google借用ICP牌照的做法遭到普遍質疑而成為“借牌事件”。 此一事件至今懸而未決。這是因為,Google既然想進入中國,做一個合法的網站是有關方 面願意看到的,而要給其合法的身份,便要承認他們為爭取這一合法身份而做的非法獲取 “牌照”的合法性。這是一個兩難話題。 同時,當Google獲得Google.cn後,有關方面並不一定希望看到,在中國可以有兩種不同 的Google同時出現——Google.cn、Google.com。既然已經有Google.cn的存在,那麼 ,Google.com 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這或許就是Google.com最近經常“出現問題”的原 因。 而另一方面,在國外,Google.cn的出現遭到普遍質疑。在中國,Google.cn與Google. com的同時出現,實際上表現了Google的兩種價值標準,有違最基本的商業準則。 在上月舉行的Google股東大會上,就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而布林在會上回答質疑時表示 :“我並不確定它將走向何方,現實中存在著太多複雜的政治和技術因素。” 事實上,進入中國的搜索引擎,均接受了中國政府的相關法律,但與這些Google在中國的 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是, Google.cn在搜索結果中明確地告訴用戶,“據當地法律法規和 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在國際上,Google.cn的“雙面”做法並不能得到理解 。 布林坦承,儘管Google一直致力於增加透明度,但同其他搜索引擎相比,Google承受了更 多的國際批評。從這個意義上講,Google有些“裏外不是人”。 有關人士分析說,布林這一說法,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在給中國政府施壓的同時,也給 自己在國際上減壓。這是Google轉化危機的公關之作。 危機? 李開復當前面臨著最為嚴峻的現實。 Google看中李開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中李的“GR”能力,即政府公關、協調能力。 但從目前所發生的一切來看,Google總部似乎並不滿意。 更重要的是,Google推出Google.cn是否合適,已經受到Google核心層的質疑。 顯而易見,Google總部與Google中國在Google.cn上存在明顯分歧。 其實,在“谷歌”問世時,這方面即已明顯體現出來。 4月12日,Google公司公佈中文名“谷歌”。 賽迪顧問一位專家表示,谷歌的公佈時間是4月12日下午2時許。但是,直至第二天, Google的網頁搜索上,一條有關Google“谷歌”的相關資訊也沒有。 更為吊詭的是,有網友指出,“用Google搜‘谷歌’有意外發現。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惡 人谷’,前五就是沒有Google的影子,也算一大怪事。” 這引起人們極大的猜測。 這一情況一直維持到4月17日早晨,在Google網頁上搜索“谷歌”,才一下子涌出了“ Google谷歌”的資訊。這也就是說,Google在自己的網頁上,將竭力推出的公佈“谷歌” 的資訊遮罩了4天半。 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網上有評論說,任何廣告也比不上在自己的網站上鏈結此 一資訊效果好,但Google一邊花鉅資在許多平面媒體做廣告,一邊又遮罩這一資訊。 據稱,李開復、周韶寧為首的Google中國管理層對Google走漢化之路非常堅定,因此,與 美國總部的衝突非常明顯。一位與Google有較多交往者透露,從Google得知的消息是,在 Google總部,許多人堅持反對在 “Google”之外再起名,所以通過美國總部的伺服器, 將此一資訊給遮罩了。但在Google中國,又堅持使用“谷歌”立場,所以才出現這一現象 。 而2個多月以來,無論是Google.cn,還是谷歌,在經過第一波公關攻勢後,Google實際 上並沒有做相關追蹤傳播。這說明Google總部此後已掌握了主動。 而此次Google合夥創始人布林發表有關評論,顯然並沒有與管理層,尤其是 Google中國 管理層打過“招呼”。在布林表示“或將重新評估Google.cn”之後,周韶寧在接受媒體 採訪時說,他“也是剛剛聽到媒體的一些報道”,並“肯定地表示在Sergey Brin的講話 裏並沒有表達出Google.cn要退出中國的意思”。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李開復作為負責Google中國公關工作的總裁,卻在如此重大事件中, 對此事完全處於“身外”了。據媒體報道,此時的李開復正在南京,參加相關的校園演講 ,李開復完全有條件發表官方意見,而不是由周韶寧代“口”。 種種跡象表明,李開復進入中國的8個多月所推行的Google.cn計劃及種種努力,在布林 的表態面前搖搖欲墜。李開復與Google中國,目前正坐在火山口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47.17

06/15 00:52, , 1F
挖哩~ 行政公關勒!! 賄絡比較快吧!!!!!!!!!!!!!!!!!!
06/15 00:52, 1F
文章代碼(AID): #14Z-2okV (Google)
文章代碼(AID): #14Z-2okV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