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 追求內心的選擇
題記
他不是Hip-Hop明星、也不是中國首富,但他在中國卻受到了年輕人明星般的追捧;
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公司,同時成為世界首富的敵人。
他就是李開復,一個長著大腦袋的美籍華人。
5月的北京天空,已經被沙塵暴折磨成了黃色。可在位於清華大學附近的Google中國
公司內,卻是一派五顏六色的景象。“這就是Google的企業文化,辦公室就像一個家庭一
樣,員工們可以隨意佈置自己的環境。”前來迎接我的Google中國公司的公關經理崔瑾如
此解釋。
在她的帶領下,我穿過“花果山”、“水簾洞”、“黑風山”(在Google公司裏,所
有的會議室都以《西遊記》的場景來命名),見到了正在一間小得可憐的辦公室內辦公的
李開復。
堆滿文件的亂七八糟的辦公桌和乾淨利落的李開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估計是剛剛開
完會。我早就聽說Google會給每個員工發放一筆佈置辦公區域的費用,可是李開復的辦公
室卻顯得空空蕩蕩。
不過還沒等我問李開復,他就主動交待了這筆費用的去向,“每天的工作都太忙了,
我還沒顧上去申請呢。”我們的採訪就在這樣一種愉快的氛圍裏開始了。近兩個小時的採
訪中,他始終保持著耐心和謙和,認真地聆聽、思考和回答每一個問題,而且總是試圖幫
助你解決在提問中提及的困難。
採訪中,李開復總是不時地轉過頭往後看,因為在他的身後,Google新的辦公大樓正
在建設中。“現在我們的辦公條件還不是很好,等我們自己的大樓建好了,請你來感受純
正的Google企業文化。”
聽到他的這番話,我竟真的有點期待,期待下一次採訪他,期待下一次再來Google。
8年前,李開復受命來到中國,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帝國——微軟建立其中國研究院。
如今的中國研究院已更名為亞洲研究院,並成為了微軟在全球範圍內技術創新的核心基地
之一。當初這件讓許多人不看好的事情,卻成為了李開復“這輩子做的最值得自豪的事”
。
2005年7月19日,李開復的頭銜從微軟全球副總裁成了Googl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
裁,他的這場看似簡單的跳槽,卻引發了傳統PC巨頭微軟與互聯網巨頭Google間一場針鋒
相對的訴訟。
然而就在這兩大IT業巨頭為他而爭得不可開交時,曾因給中國學生的五封信而在學生
中引起強烈反響的李開復,在年輕學生中受到了更熱烈的追捧。在他新書《做最好的自己
》首發當日,等待其簽名售書的年輕人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門前排成了長隊,熱烈程度不
亞於演藝明星到來之勢,如今該書已銷售超過50萬冊。
去年10月,他的全國高校巡迴演講,本來免費的門票在校園中竟被拍賣至450元,甚
至還出現了假票。有人如此評價,這位世界級的語音識別技術專家已經成為了中國大學生
心目中的“超級輔導員”。
儘管這場訴訟最終還是沒能阻擋住李開復前往Google的腳步,但是對於李開復來說,
面臨著國內其他幾大搜索引擎的競爭壓力,如何引領Google及其中國研發中心邁向新的成
功?擺在他面前的這些挑戰和壓力,恐怕要比當年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更大。
不久前,終於傳出微軟與Google達成和解的消息,李開復再度涉足他所熟悉的技術領
域時,一場針對他的聲勢浩大的質疑也向他襲來。行為藝術家、不務正業者、私心之惡而
結公益之果的五封信、個人誠信的危機……對於這些針對他的“口誅筆伐”,李開復似乎
並不願意站出來為自己辯白。
聽從內心的召喚
沒見到李開復之前,記者已經通過巨大的網路資料對他有了初步的了解:謙遜、平和
、儒雅。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做了一件震動了世界IT界的事情——從微軟離職加盟
Google,這不光引起了兩大巨頭的一場撕破臉皮的訴訟,還引發了一場關於傳統PC巨頭與
新興的互聯網巨頭間競爭的一場大討論。
在事件過去了近一年之後,談起當初的選擇,李開復依舊用他那平和的嗓音告訴記者
,“我當時只是聽從了自己內心的召喚。”然而他這“聽從內心的召喚”,在一些人看來
則是他個人誠信的喪失,這似乎違背了他曾經所作出的“微軟將是我服務的最後一個公司
”的諾言。
對於針對他的這種質疑,李開復並沒有直接回答記者,而是給記者講述了5歲時改變
他一生的一個小故事。當時還在幼兒園讀書的他發覺課程都太簡單,於是有一天他回到家
,鄭重其事的向父母提出要去讀小學。“我從來沒向父母提出這麼重大的要求,當時也不
知道是怎麼想的,就跟父母說了自己想跳級的想法。本想父母要是反對的話,那也就算了
。”
讓他出乎意料的是,父母並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問他為什麼要去讀小學。當他向父母
說自己的理由,父母告訴他,要真的想去讀,就去參加考試,通過了考試就讓他去。最終
,李開復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提前讀了小學。“一個5歲的孩子,父母讓他覺得自己的未
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別人所控制,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追隨自己的心,這對於我一
生影響深遠。”
“我想當初我所說的是如果沒有遇到更有影響力的公司,那微軟可能將是我所最後服
務的一個公司。微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但Google更讓我震憾。”他告訴記者。
“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反對片面;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學習累
積經驗;用自覺端正態度;用真心追隨智慧。”這是李開復曾為青年大學生總結的7條選
擇智慧。中庸、務實、真心則是李開復選擇離開微軟加盟Google的關鍵詞。
在他的《Google和中國》一文中,他也毫不隱諱地表達出了自己選擇Google和中國的
原因,“我必須聽從我心中的聲音,我的心告訴我:Google和中國,這才是追隨我心的選
擇。”
幼年時代的影響便深深的植入了他的心中,讀大學時放棄法律專業選擇計算機、放棄
大學老師的穩定與優厚待遇選擇去蘋果公司,李開復所有的選擇無不是在追求著自己內心
的選擇。對於自己的選擇,李開復告訴記者:“我所做的事情,沒有違背我自己的原則,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濃郁的中國情結
在李開復選擇離開微軟的時候,回到中國工作是來自於他內心的重要的選擇之一。而
他身上的這種“中國情結”,則更多的是來自於父親對他的影響。
曾在台灣從政的父親,由於看不慣台灣官場中的惡俗風氣,憤然辭官回家,選擇了到
政大歷史系教書。父親身上的“歷史責任感”和“中國情結”,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李
開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父親對我影響更多是他去世後,我再回頭看他做的事,感
覺一種無聲的尊嚴在誘導我怎麼做人。”
談到這裡的時候,李開復回憶起了自己一次在清華大學演講時的經歷。一個學生突然
問他為什麼要來中國工作,來中國了以後有什麼感想。不知為何李開復突然就想到了父親
,他回答說:“我從小就一直牢記父母親的教誨: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我希望
,當我年老體弱時,回首往事,我會很自豪,我為中國人做了一點事。我希望,當我離開
這個世界後,人們想起我,會說,李開復曾為中國人做了一點事。這樣,我就會覺得沒有
虛度過這一生。”
李開復記得當時回答完後,清華學生給了他熱烈的掌聲。“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得出他
們被這段話打動了,我沒有絲毫的準備和防備,最真的話就講出來了。但後來我想想這句
話已經在心裏藏了很久了,只是借當時的機會表達出來了而已。”
李開復父親辭世後,留給李開復的遺產只有十個字——“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
”這幅由錢穆書寫的對聯,曾是父親的珍愛。此後,無論李開復走到哪,都會把它帶在身
邊。回到中國的時候挂在他家的墻上,回到美國的時候仍然挂在他家的墻上。
著名作家淩志軍曾在其《成長》一書中,如此評價這兩句話對李開復的影響。“回想
過去種種,還有以後的路,他漸漸明白,父親是在用他自己為兒子作榜樣,用一種無聲的
權威指引兒子的未來。父親的品格豐富了兒子的生命,而兒子的品格則是父親生命的延續
。這與智慧無關,與財富無關,與權勢無關。”
來到Google之後,李開復準備連家也要搬回中國;在中國,他覺得自己又找回了曾經
的激情:招聘技術人員組建中國研發中心、尋找“50個關門弟子”、讓Google的先進技術
更好地推動中國今天生機勃勃的發展和創新,對於Google和中國的前景,他顯得雄心勃勃
。
然而就在他熱情地為Google更好的本地化而為其起了個中文名“谷歌”後,一場聲勢
浩大的網路“反谷歌”活動也隨之開始,有人甚至還諷刺李開復根本不懂中國網路文化。
面對這些反對之聲,李開復非但不覺得生氣,還說“網友們這樣做說明他們還是關心、喜
歡Google的。”
對於“谷歌”這個中文名稱,李開復對記者談起了他自己的看法。“‘谷歌’應該是
最能切合Google音譯的一個名稱,只是一個副品牌。在一些不方便用英文名稱的場合,對
一些剛接觸網路的中國網民,這個名稱對於了解、認識Google是有幫助的。當然如果你喜
歡叫我們Google,你還是可以這樣叫,或者你覺得叫我們‘狗狗’夠可愛、夠酷,你也可
以這樣叫啊。總之,我覺得大家願意叫我們什麼就叫什麼好了,沒有關係的。”
做有影響力的事
在微軟和Google為李開復爭得不可開交時,一名學生在李開復的論壇上寫下了這樣一
段話:“無論微軟、Google、開復的糾紛最終如何解決,最後的真正贏家是中國青年,是
中國。”李開復笑稱,知我者,學生也。
美國《西雅圖時報》一篇名為《微軟和Google的高管之爭》的報道中寫道:“李開復
搶奪戰的焦點可能並不在於李技術上的專長,而在於他對青年一代科技人才特別是中國青
年人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一大批頂尖人才於最近流向Google之後
,微軟單單選擇把李告上了法庭。”而在中國,李開復跳槽一事除了媒體的熱炒之外,更
是在網上和學生之中引發了持久而熱烈的討論,究其原因,當然還在於李開復在學生中的
影響力。而李開復的這種影響力,是從他給中國學生的幾封公開信開始的。
2000年8月,由於在中國創辦研究院的突出成就,李開復被調回微軟總部,升任微軟
全球副總裁。但就在這一年的年初,一次偶然的對話使李開復的名字從此與中國的學生和
教育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一天,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來找李開復,並對他說:“開
復老師,我要學習管人,管人實在是很過癮的事情。我發薪水給我的員工,那感覺就是大
權在握,就像你現在做的一樣。”
這段話使李開復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不明白,看起來如此優秀的學生,思維方式怎
麼會這麼落後。但之前兩年為微軟尋覓人才在校園裏和學生們進行的交流,以及和身邊朋
友求證所得到的答案也讓他明白,在中國,這種情況絕不在少數。
在一種強烈衝動的驅使之下,他決定給中國學生寫一封信,將他在與學生們交流過程
中產生的一些想法和忠告寫出來,這就是2000年6月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給中國學
生的一封信》。這封信從誠信談起,結合實例,在團隊精神、主動意識、直截了當的溝通
等學生應具備的素質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這封信經互聯網在高校中迅速流傳開來,在
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許多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向李開復討教,於是他又分別在2003年
12月和2004年5月寫了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第三封信,並在第三封信發表的同時推出了
“開複學生網”。
這封信發表之後,不到1年的時間李開復就收到了大量的讀者來信,在回復了開複學
生網開通以來的第1000個問題之後。他打開電腦,寫了給學生的第四封信——《大學四年
應是這樣度過》。諄諄告誡學生要好好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培養自學能力,打好基礎,
開闊視野,找準方向。至此,李開復對教育的關注完成了從精英到普通,從國外到國內的
過渡,他也從門外進入到門內,開始真正深入了解中國教育的弊端和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
題。
去年9月底,李開復又發表了給學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選擇的權利》。由於看到
很多年輕人依然在被動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著,因此,這是一封“有關積極主動的信”。
同樣是9月,李開復還第一次發表了給中國家長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充滿感情地寫道:
“中國青年的父母:我們的責任重大。今天中國的青年非常優秀,但是非常困惑。非常聰
明,但是不夠自信……有幸出生在擁有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並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智慧
。”
給中國學生的五封信、給中國家長的信、開複學生網,李開復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在學
生中有如此大的影響,因為在他任教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時,還曾被學生評為“講課最
差的老師”。
寫信、做演講、辦網站、出書,有人懷疑,這位副總裁先生到底有多少時間花在工作
上了?面對人們對他“不務正業”的質疑,李開復笑了笑,淡淡地說了一句,“我所作的
這些全部是用我的業餘時間完成的,我的太太在這件事上給予了我莫大的支持。”
讓李開復選擇了Google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Google非常支持他繼續幫助中國學生
,而在中國他可以面對面的幫助中國學生,而不是只靠一個虛擬的論壇。當記者問到,幫
助學生會不會成為你一生的選擇時,他的回答依然簡單卻堅定,“我會一直做下去,影響
力是我一生的價值,我要更多地幫助中國青年,做最有影響力的事,這就是我內心的選擇
。”
回到國內的近一年時間裏,李開復出書、做巡迴演講、在網上為學生答疑解惑,依然
用他自己的方式幫助著中國學生。與此同時,一篇名為《李開復由五封信件引發的致命誤
導》的文章也在網上廣泛流傳,此文作者將李開復幫助中國學生而寫的五封信歸納為“私
心之惡常結公益之果”,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個人包裝的成功而謀求企業的利益,認為人
們誤讀了他回到中國是出於對祖國的熱愛。
如此激烈的措辭,如此尖刻的嘲諷,李開復只是淡淡的一笑。“我相信這篇文章的作
者不是我的同事,也不會是我身邊的朋友,如果他真的了解我,我相信他不會寫出這樣的
評論。我一向不大關心這些東西,這篇文章我還沒看過,今天還是聽你第一次說。”
記者記下了他的這番話,抬起頭望見他像個孩子般的努著嘴,但眼中卻透著發自內心
的真誠。“我覺得國內一直有一種不好的風氣,總覺得什麼人要是做了公益事業,總是處
於自身各種各樣的目的。我不希望被人誤解,但我也不會因為誤解了我而放棄。我仍然會
幫助學生們,因為這是我內心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一輩子都會做的事情。”
--
魔術方塊版:Rubiks
戰略高手 遊戲, 數位, 程設
PlayingGame 遊戲 Σ遊戲 棋藝 橋牌
Rubiks 益智 ◎~魔術方塊板~
我的魔術方塊部落格: http://tinyurl.com/gmsh7 (內有許多影片可欣賞)
魔術方塊同好排名狀況: http://tinyurl.com/fsgr4 ( http://rubiks.tw/timer/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80.16
推
05/30 05:03, , 1F
05/30 05:03, 1F
推
05/30 13:18, , 2F
05/30 13:18, 2F
→
05/30 13:59, , 3F
05/30 13:59, 3F
推
05/31 00:51, , 4F
05/31 00:51, 4F
推
06/06 12:29, , 5F
06/06 12:29, 5F
Goog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