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台灣與全球通訊產業的整併風潮
台灣與全球通訊產業的整併風潮
2006 年有許多通訊大廠採併購或合作方式尋求夥伴以便集合資源與能量,藉此擴大市場
佔有率並增加在通訊市場之競爭優勢,如美商 Sprint 併購 Nextel 、朗訊與阿爾卡特
達成合併協定等重大事件,使通訊產業的局面由群雄各自據地為王的情勢轉為合縱連橫
策略,期望在 2007 年前整備以戰,進而搶先一步取得商機。
●台灣與國際大廠一波波的整併風潮與合作案概況彙整
2005/01 美國 SBC Communications 購併 AT&T 160 億美金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貝爾通訊)公司出資 160 億元購併老字號電訊業者 AT&T ,
合併後 SBC 競爭力將大為提升,新企業將與 Verizon 角逐市場龍頭地位,新公司名稱
為 AT&T 新公司總部設在 SBC 總部德州聖安東尼奧。
2005/02 美商 Verizon 收購 MCI 67.5 億美金
Verizon 以 67.5 億美元購併 MCI ,在一波波整併後,業界形成威瑞森、西南貝爾
( SBC )、南方貝爾( Bell-South )、史普林( Sprint )以及奎斯特( Qwest )
五家公司各據一方的局面。
2005/08 德國電信購併奧地利 Tele.Ring 約 15.8 億美金
德國最大電信公司德國電信( Deutsche Telekom )為拓展市佔率宣佈將以 13 億歐元
(約 15.8 億美元)購併奧地利手機營運商 Tele.Ring ,此次購併案為德國電信 2001年
以來最大宗,代表其經歷負債與重整後的再出發。
2005/08 美國 Sprint 併購 Nextel 350 億美金
美國 Sprint 宣佈以 350 億美元併購 Nextel ,新公司名稱為 Sprint Nextel ,
此案完成後 Sprint Nextel 將成為全美第三大無線電話公司。美國較大的行動通訊商
原本有 Verizon Wireless 、 AT&T Wireless 、 Cingular 、 Sprint 、 Nextel 與
T-Mobile ,近來美國電訊市場出現併購風潮導致市場重整, 2005 年下半年 Verizon
Wireless 併購了 AT&T Wireless ,而今年 (2006) 上半年 Sprint 併購 Nextel ,
如今市場上由 Verizon Wireless 、 Cingular 、 Sprint 與 T-Mobile 競逐。
2006/02 諾基亞收購 Intellisync 4.3 億美金
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諾基亞( Nokia )以總計 4.3 億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行動電郵
軟體商 Intellisync 公司,以強化其企業行動電郵服務,藉此併購諾基亞正式加入以
加拿大 RIM 公司黑莓機為中心的行動電郵市場。
2006/03 新 AT&T(SBC 與 AT&T 合併 ) 收購 BellSouth 670 億美金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AT&T (SBC 與 AT&T 合併 ) 以 670 億美元收購南方貝爾公司
(BellSouth) ,長期來看這兩家電話公司的物流、收費與顧客服務的整合,將使其固定
線路網路與無線服務的整合更加容易。未來所有服務均以 AT&T 之名銷售,而
Cingular 又是美國目前最大行動服務商, AT&T 的規模和影響力將獨步全美。
2006/04 朗訊與阿爾卡特達成合併協定 約 109 億美金
全球網路通訊設備大廠阿爾卡特( Alcatel )與朗訊( Lucent )正式宣佈合併協定,
阿爾卡特與朗訊科技將各持有 60% 、 40% 的股份,合併案完成後在行動通訊、高速網路
和電視廣播等領域中成為全球主要的網路設備及軟體供應商暨全球第 3 大 UMTS 網路
供應商。
2006/06 諾基亞與西門子合組 Nokia Siemens Networks 約 320 億美金
芬蘭諾基亞與德國西門子宣布雙方電信網路設備事業部合併,成立合資企業 Nokia
Siemens Networks ,雙方平分股權,由諾基亞執行長 Olli-Pekka Kallasvuo 擔任
新公司董事長,總部設於芬蘭赫爾辛基。該合資企業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的網路設備商,
與瑞典設備大廠易利信以及朗訊 - 阿爾卡特等呈三分天下之姿。
2006/06 摩托羅拉出資併購英國 TTPCom 2.93 億美金
摩托羅拉出資併購英國通訊軟體公司 TTPCom 。近幾年跨入手機晶片的英特爾、凌陽等
皆採用 TTPCom 的通訊協定軟體,由於軟體與晶片依存度高,摩托羅拉進駐 TTPCom 後,
未來將影響英特爾、凌陽等使用 TTPCom 通訊協定軟體業者在手機晶片的發展。
2006/06 日本 KDDI 與英國 BT 成立合資公司 資本額約 0.13 億美金
日本第二大電信業者 KDDI 與英國電信 BT 將共組公司,雙方出資各半,以日本企業
為服務對象,為跨國企業提供並管理數據與語音網路。雙方在 2004 年便已結盟為企業
提供全球網路的服務, KDDI 當時已取得 BT 全球網路使用權並成為 BT 在日本的主要
營運商。
2006/08 美國 Atheros 併購台灣益勤科技 0.23 億美金
無線通訊半導體大廠美商 創銳訊 (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併購台灣的
益勤科技 ( ZyDAS Technology Cor.) ,益勤科技將成為 Atheros Communications
台灣研發中心與總部。此次併購將增強 Atheros 的工程團隊並期待能以新增的研發中心
支援 Atheros 不斷地擴張的全球性新無線市場,進軍全球無線網路相關晶片設計市場,
以投入未來行動手機電視晶片開發。
2006/09 摩托羅拉收購 Symbol 39 億美金
世界第二大行動電話製造商摩托羅拉( Motorola )收購符號科技( Symbol
Technologies ),將觸角伸入掌上型零售條碼掃描器市場,此案完成後摩托羅拉將成為
世界最大的掌上型商品條碼掃描器銷售商,此內建電腦功能、用來追蹤貨物的掌上型掃描
器市場規模達 24 億美元。
2006/10 Google 以 16.5 億買下 Youtube 16.5 億美金
網路搜尋巨擘 Google 併購 YouTube ,並與 環球唱片 、 SonyBMG 及 華納音樂 及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達成內容授權及保護協議,解除市場對內容供應商可能追究侵權內容
而升高法律行動的疑慮。 YouTube 是目前美國最大影音內容分享網站,併購案完成後
結合 YouTube 的瀏覽人氣, Google 將成為整體流量第二高、線上影像分享市場的龍頭
網站。
2006/11 摩托羅拉收購 Good Technology 未公開
摩托羅拉宣佈收購 Good Technology ,收購案完成後可望將摩托羅拉的產品與服務
延伸到企業用戶,並符合摩托羅拉對無縫隙行動化( seamless mobility )願景。
摩托羅拉於 2006 年 9 月輔以 39 億美元收購 Symbol ,此次大動作收購 Good
Technology ,在企業行動解決方案市場競爭大有急起直追的態勢。
◎資料來源:由經濟部通推小組整理自各產業新聞 (2007/01)
●台灣電信廠商大事紀
2006/06 eBay 與 PChome 結合
PChome 網路家庭與全球拍賣網站業者 eBay 合作推出聯名拍賣網站,結合 eBay 品牌
與網路家庭對本土電子商務的經驗打造具當地特色之拍賣平台。
2006/06 中華電併購是方電訊
中華電信持有是方電訊超過 50% 股權而正式併購之,是方 IDC 市場第二大業者並已取得
第二類電信事業執照。中華電併購是方後可展開 VoIP 佈局發展國際電信業務。
2006/06 宏達電收購多普達
宏達電收購英屬蓋曼群島商「多普達」 50% 以上股份,以不超過 1.5 億美元的代價
將其納為旗下。宏達電為發展品牌策略收購多普達,多普達品牌將針對台灣、東南亞等
以通路為主的亞太地區, HTC 品牌則經營日本、歐洲等以電信業為主地區。
2006/08 新世紀資通入主 SeedNet
新世紀資通取得數位聯合近 50 %股權正式入主數位聯合電信公司 (SeedNet) ,因
固網公司擁有電路等 基礎 建設,而 SeedNet 有網路服務和 資訊服務 的經驗,可輔助
新世紀資通在發展數據及寬頻事業等業務。
2006/08 仁寶買智易拼網通
台灣筆記型電腦大廠仁寶以新台幣 9.84 億元買下台灣網通設備大廠智邦子公司智易科技
69 %股權,強化仁寶在 3C 系統事業的網通實力。此收購案完成仁寶取得擁有網路核心
技術的願望,並成就智邦跨入新世代網路技術的佈局。
2006/09 蕃薯藤與網絡數碼結親
入口網站蕃薯藤數位科技合併國內寬頻影音龍頭業者網絡數碼,合作入口網站業務,
金額為新台幣 2.9 億。此案結合番薯藤入口網站的基礎與網絡數碼的影音內容優勢,
共營寬頻網路事業,與雅虎、新浪及網路家庭等形成寬頻網路市場的新賽局。
2006/12 Yahoo! 奇摩併購無名小站
Yahoo! 奇摩與知名社群網站無名小站正式簽訂股份購買合約,未來無名小站的品牌、
網址 、 服務 將全數保留,併購案完成後 Yahoo! 奇摩將穩居入口網站及社群網站龍頭
地位,購併價格估計約新台幣 7 億至 10 億之間
◎資料來源:由經濟部通推小組整理自各產業新聞 (2007/01)
過去十年是電腦產業最甜美的年代,有台灣所謂的電子五哥鴻海、廣達、華碩、仁寶、
明基等公司,不論在營收規模、成長軌跡、全球地位等,皆為台灣電子業再成功不過的
典範。然而,他們卻有志一同地逐步跨足網通事業,從 2003 年鴻海收購國碁並於 2005
年合併建漢,廣達與明泰的策略聯盟等,清楚表達電子五哥逐鹿通訊市場的決心。
●電子五哥佈局網通事業概況
明基 1999 獨立發展網通事業
鴻海 2003/11 合併國碁
2005/11 合併建漢
廣達 2004/05 明泰策略聯盟
仁寶 2005/06 智邦策略聯盟
2006/08 合併智易
華碩 2005/12 合併亞旭
資料來源:由經濟部通推小組整理自各產業新聞 (2006/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69.27
Fix-Network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