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Ricoh R1 拍攝些許心得

看板DSLR (單眼相機)作者 (海邊的天藍藍)時間8小時前 (2025/04/29 22:26), 6小時前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5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底片經過底掃,就成了一張數位相片。 https://i.imgur.com/n9qUhcP.jpeg
翻出老家完整盒裝的Ricoh R1... 還是研讀了一下說明書。 https://i.imgur.com/WZNSMvI.jpeg
還有遙控棒 https://i.imgur.com/TGPikUO.jpeg
欸,很漂亮很輕巧的"全片幅"超廣角。 https://i.imgur.com/6iUraQy.jpeg
鏡頭30mm F3.5 可切換寬景 24mm F8 裝上CR2電池。 開機好像開不了,多按幾下開機了差點歡呼。 然後就陷入茫然。 觀景窗的被塞住視線了。 https://i.imgur.com/sldhQVM.jpeg
然後液晶看不到了,所以我打開說明書開始閱讀。 https://i.imgur.com/z8Zo1ch.jpeg
那三顆鈕的功用是什麼,循序會是如何。 然後關機重開會不會變回預設。 不過在此之前, 機子仍然遇到幾個狀況,鏡頭無法順利伸出,會卡住。 閃光燈時閃時不閃,指示燈有亮。 鏡頭蓋常常卡住。 快門常常罷工。 目視,有霉 https://i.imgur.com/UB2E8Vx.jpeg
真是太開心了,買了一捲底片後, 我還在想要去買台堪用的還是就用這台。 而且我還不知道還有什麼問題。 好吧,開拆。 https://i.imgur.com/6FXFbgT.jpeg
https://i.imgur.com/ZJmsZJG.jpeg
後面也脫掉。 https://i.imgur.com/llDwJxG.jpeg
應該裝的回去吧。 先搞定馬達跟快門以及鏡頭蓋等問題。 https://i.imgur.com/ElkN9CX.jpeg
把鏡頭蓋給弄順,看來沒壞,順便清潔。 https://i.imgur.com/UfFYys3.jpeg
鏡頭馬達齒輪清潔後上點潤滑。 過片馬達看來還行。 https://i.imgur.com/ZJmsZJG.jpeg
背部清潔,後鏡頭發霉慢點再說 裝回去,試了一下鏡頭可以運作,快門也好了。 鏡頭蓋不會卡。 測試了幾下,大概知道關機開機會維持預設的是防紅眼。 其他都會恢復預設。 然後看說明書壓了幾下功能,大概可以盲操沒問題。 其他問題拍了再說,裝片。 https://i.imgur.com/Lb1t3Bl.jpeg
結果蒙皮掉了。 https://i.imgur.com/RDvU5Rl.jpeg
黏回去。 試拍第一卷 柯達 400底片,先隨便亂拍一通。 反正觀景窗也看不太到,液晶看不到。 成片。前面有po過再po一次。 諾日士底掃,沒有後製調色。 https://i.imgur.com/lJdPKCh.jpeg
https://i.imgur.com/CRDaZYz.jpeg
https://i.imgur.com/2cBjslB.jpeg
https://i.imgur.com/RP4Rd7x.jpeg
https://i.imgur.com/Ya5rPba.jpeg
https://i.imgur.com/DPnXM74.jpeg
https://i.imgur.com/32apOW2.jpeg
https://i.imgur.com/p83MQDb.jpeg
https://i.imgur.com/7n75wiK.jpeg
https://i.imgur.com/RWaEFzP.jpeg
https://i.imgur.com/NaQs0OS.jpeg
https://i.imgur.com/T319sPI.jpeg
https://i.imgur.com/LYZeO9J.jpeg
看來對焦沒問題,測光系統也正常。 那麼就是漏光了問題了,可是漏的我還蠻喜歡的。 要處理嗎 ? https://i.imgur.com/5FuBlGH.jpeg
從成像來看,看來唯一可能就是這裡漏光了。 海綿扁掉了。 那就先隨便換上去再說。 https://i.imgur.com/hQvKuWd.jpeg
有點醜隨便啦 XD 然後處理寬景的16:9檔片。 24mm有暗角我能接受,但不要檔片。 看看液晶有沒有救,看看觀景窗有沒有救。 然後看看能不能處理掉發霉。 先來看寬景開關 https://i.imgur.com/RrLPOJJ.jpeg
所以先處理檔片問題。 開拆 (我已經拆到很順手了) https://i.imgur.com/AE6Wfv1.jpeg
檔片想辦法把他弄廢掉。 爛掉的液晶看來飛線都沒用了。 https://i.imgur.com/tRoY34K.jpeg
https://i.imgur.com/WO6IWnn.jpeg
薄膜已經毀了。 連同抬頭顯示 https://i.imgur.com/jgGxGAl.jpeg
同一個排線都毀了。 毀了就算了,還漏液 https://i.imgur.com/gHZAiDn.jpeg
稍微看觀景窗,全遮了。 觀景窗為半透鏡,所以鏡頭旁邊有採光。 採光遮了就看不到,整個反射鏡組看來要有良品才能換。 所以想辦法去半遮抬頭顯。 全遮會全黑,只能半遮了。 https://i.imgur.com/duaMyK3.jpeg
搞定,看到東西了。 那麼來處理發霉的鏡片。 https://i.imgur.com/Hsu0efM.jpeg
搞定。 開拍, 第二卷底片,柯達GOLD 200 富士底掃,未調色。 加不同框我才知道是第二卷拍攝。 https://i.imgur.com/gdAXiLJ.jpeg
https://i.imgur.com/Ohtn6II.jpeg
https://i.imgur.com/iePm6S0.jpeg
手持夜拍可以耶。 https://i.imgur.com/FvLicE4.jpeg
https://i.imgur.com/XEAmqXC.jpeg
ISO 200底片可以嘛,寬容度勝利。 https://i.imgur.com/rISG0mM.jpeg
順便玩了一下夜景模式。 既然解掉了寬景檔片,當然就.... 24mm F8開拍。 https://i.imgur.com/J3lZpZD.jpeg
https://i.imgur.com/wdqJ1gW.jpeg
https://i.imgur.com/WuMLr01.jpeg
還不錯嘛。 最後,觀景窗實在太小了。 https://i.imgur.com/Y0RHEza.jpeg
給他外掛一個。 期間爬文了蠻多液晶跟觀景窗修復的文章。 其實很多店都不修了以外,隨著零件變少, 維修費就變得非常高。 液晶螢幕願意等跟付錢還可以修復 但觀景窗的遮蔽沒料可用。 目前我弄的樣子還可以接受就不理了。 查了一下小紅書,修了液晶螢幕還是會反覆故障。 畢竟是舊料修舊機,比較可以永久的是飛線, 但還是得找到堪用的液晶螢幕。 既然可以盲操,這部分我就不理會了。 其實以目前2025年來說,我不太建議入手這台了。 因為以上的故障點都是會發生的, 買良好的機子不代表可以用多久。 尤其很多機子還是介於要壞不壞之間的,那就一定會壞。 幸好我這台過片馬達也沒問題,日期曬印也沒問題。 快門跟鏡頭的線也沒問題,閃光燈還是頭好壯壯。 所以弄一弄還可以開拍。 但這樣我已經覺得夠有趣的了。 至於手動測光跟估焦機,這有很大概率會廢片。 很多機子都四十年起跳了,機械快門也都老化了, 設定的不見得是預設快門值。 估焦也很容易出錯。 現在底片又貴,實在沒精神去拍攝好幾卷測試問題跟特性。 機械老機就不碰了。 不過因為R1覺得很有趣。 所以我要去物色GR1了,下次就來開箱GR1.... (反正富士的機子5/22才發表,還有時間玩別的) 拿著輕巧全幅的超廣角DC.... 還是頗威的。 至於底片跟拍立得底片的寬容度,還是差蠻多的。 https://i.imgur.com/RWaEFzP.jpeg
底片 https://i.imgur.com/m5tIB8Q.jpeg
拍立得 (已開慢速同步閃燈模式) 使用拍立得拍攝要更小心,注意的點更多,更有趣,也更耗錢。 這樣一張測試照片,就是30塊。 X100VI我也有同場景拍攝,晚一點再來撈相片做比較。 R1用起來很簡單跟方便,夜拍上的成功率也超高。 縱使用ISO 200的底片也沒太大問題。 底片的高寬容的確不是蓋的。 至於色調上由於都是數位化,牽涉到底掃問題。 以及沖洗店對於底掃機器的預設值調整。 我也沒花時間正確去色罩 (後製調色) 大致上富士的底掃就是直接就能用,也沒太多後製空間。 諾日士的底掃會比較有後製空間,看起來清爽不少。 計算成本大約一張照片約莫12塊錢。 還是遠比拍立得單張成本低上不少, 但光學拍立得就是全光學成像。 而底片就是底掃數位化後再來洗成相片, 真的要說的話, 光學拍立得比較原汁原味,從頭到尾都是化學反應。 使用時壓下快門就是一翻二瞪眼沒得後悔, 都是白花花的現金很刺激。 幸好拍立得還是底片拍到現在,成功率都頗高的。 (拍立得寬容度低,廢片率還是會稍高於底片) 不過底片要認真的去色罩後製反而會變得很像數位。 或許保留一些漏光以及維持原本底掃色調, 這才是真正的樂趣吧。 還是真的有人要把底掃後的色調去做正確的後製調色, 變成數位感 ? (笑) 玩了一段時間的拍立得跟拍了二卷底片後, 我更覺得後製在日常拍攝是很沒必要的行為了。 不管數位還是底片,都維持原本出片特色反而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就算掃描拍立得照片變成數位存檔, 我也會去特別比照看看色調有沒有偏掉, 數位存檔維持原本拍立得的成像特色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修圖好一切動態跟調色才是好色調。 維持原本器材該有的特色,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色調。 拍立得,我就是喜歡他低寬容的特色。 也並不會特別用AI去彌補拍立得的低寬容。 底片也是一樣道理,不去除噪,不去做正確調色,不去AI增加解析。 維持原本底片跟底掃特色,這才是好色調。 不然拍立得跟底片成本那麼高, 為的只是後續轉成數位檔然後努力後製成一張完美的數位相片嗎 ? 當然追求的不是這樣。 我愛看的,還是底掃的色調。 當然,可以搭配影視颶風的影片來看, 我相信會更有感觸。 https://youtu.be/__u7ztVak8g
-- 飄下的絲線.敲出叮咚的音符.圍繞著冷列的空氣.像是紛亂的情緒. 20070403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無斷轉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9.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45936814.A.D39.html

04/29 23:42, 7小時前 , 1F
推推,這是真有愛了!
04/29 23:42, 1F

04/29 23:59, 6小時前 , 2F
推一個!
04/29 23:59, 2F
※ 編輯: eyecolor (223.136.109.37 臺灣), 04/30/2025 00:01:08

04/30 01:59, 4小時前 , 3F
R1在排線斷掉以前都是好相機,就當消耗品且用且珍惜吧
04/30 01:59, 3F

04/30 02:00, 4小時前 , 4F
出國最好準備個備機準備他隨時斷掉。至於估焦和機械快門
04/30 02:00, 4F

04/30 02:03, 4小時前 , 5F
主要是結構穩定度的問題,速度快慢和對焦差一點問題都小
04/30 02:03, 5F

04/30 02:04, 4小時前 , 6F
人在國外或高山上葉片卡油或鏡片因為震動無限遠近視等問題
04/30 02:04, 6F

04/30 02:04, 4小時前 , 7F
都是回來拿到底片才會知道的悲劇情節。以此觀點,把電子機
04/30 02:04, 7F

04/30 02:05, 4小時前 , 8F
當消耗品還是最簡單的做法
04/30 02:05, 8F

04/30 02:30, 4小時前 , 9F
大推
04/30 02:30, 9F

04/30 05:20, 1小時前 , 10F
04/30 05:20, 10F
文章代碼(AID): #1e4E6kqv (DSLR)
文章代碼(AID): #1e4E6kqv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