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對好焦之後 又變焦 還要再重對焦嗎?
※ 引述《loveSabina (楊淑君加油!!)》之銘言:
: ※ 引述《uwmtsa5566 (名人)》之銘言:
: : 問題是這樣的:
: : 當我對著某物 半按快門 對好焦之後
: : 這時去轉變焦環
: : 改變了構圖
: : 那 還要重新再對焦嗎?
: : PS:用我半眼殘的眼力看
: : 其實「好像」仍是準焦的
: : 只是每次都會再重對
: : 這樣比較心安....
: 有兩種鏡頭,一種叫做true zoom lens;另一種叫做
: varifocal zoom lens 這兩種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 上腳架,可以的話用大光圈來加強對焦失效的辨識度
: ,調整到MF廣角端對好焦拍一張。直接變焦回望遠再拍一
: 張便知有沒有。當然如果AF調整成單次對焦的情況下,廣
: 角端那張你可以用AF取代眼殘…
: 為了節省成本,為了榨乾AF的效益,就出現了
: varifocal zoom lens。 反正有AF,是不是true zoom lens
: 就不重要了。以上。
鏡頭的設計一般而言可以分成兩個部份
一個是定義焦距與視角的部份 另一個則是讓鏡頭得以正確成像的對焦部分
早期有一些變焦鏡頭(如40-80mm這種奇怪的焦段)就是以這樣的原則下去設計的
變焦的時候是焦距部在運作,對焦的時候是焦點部分鏡片在移動
兩者不相干擾,40mm時的準焦zoom到80mm一樣清晰。
這樣的設計雖然好,可是有一些實際運用上的問題
例如SLR上的廣角鏡頭設計不易,必須以望遠鏡頭的設計逆向去避開反光鏡室空間
在這樣的條件下要設計廣角變焦鏡頭就是一件難事
(135SLR用的望遠變焦鏡在1960年代中即已問世,
但短於40mm起跳的廣角變焦鏡則要等到1970年代晚期才有。)
再則,這樣焦距與焦點分開的設計上會使用較多的鏡片
(1975問世的Minolta MC Zoom Rokkor 40-80mm f/2.8其鏡片組成為12群12枚)
在定焦鏡上問題還不大,但是在變焦鏡上問題就很大
俗話說多支香爐多隻鬼,過多的鏡片會減損畫質與進光量,增加炫光繞射的機率
同時也使設計和校正的難度提高。
因此,後期的變焦鏡便走向"可變焦距式鏡頭"的設計方向
將焦距與焦點兩部分的鏡片互相融合,同一片鏡片(或鏡群)可能在對焦與變焦時都會移動
而變焦時自然就會影響到焦點的準確性,必須重新對焦。
雖然有這樣的缺點,但確實解決了鏡片組數量的問題,
也使高品質的高倍率(2.5x以上)變焦鏡頭成為現實。
從變焦鏡設計所衍生出來的浮動鏡組概念後來也被應用到定焦鏡上,
提供更高的影像品質 更小的體積 更快的對焦速度。
目前還是有一些變焦鏡頭是朝向變焦不移焦的方向在設計的,
可以看看你的變焦鏡頭規格上,在不同焦距時,最近對焦距離是否有所不同,
如果該變焦鏡頭在不同焦距都有相同的最近對焦距離,那它就是一顆不移焦的變焦鏡。
--
「這是我的相機。有很多相機長得跟她很像,但這一台是我的。我的相機是我的摯友,
我的生命。我將運用她如同運用我的生命。沒了我,我的相機一無是處;沒了相機,
我將形同廢人。我與我的相機知道,拍照時無論擊發多少次快門、點亮多少次閃燈、
換過多少顆鏡頭,都是沒意義的。只有拍到照片才有意義,我們會拍到的。阿門。」
http://www.wretch.cc/album/hitachi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13.216
推
11/29 01:15, , 1F
11/29 01:15, 1F
推
11/29 01:17, , 2F
11/29 01:17, 2F
→
11/29 01:20, , 3F
11/29 01:20, 3F
→
11/29 01:28, , 4F
11/29 01:28, 4F
推
11/29 01:36, , 5F
11/29 01:36, 5F
→
11/29 01:41, , 6F
11/29 01:41, 6F
推
11/29 05:23, , 7F
11/29 05:23, 7F
推
11/29 12:05, , 8F
11/29 12:05, 8F
→
11/29 12:48, , 9F
11/29 12:48, 9F
推
11/29 18:31, , 10F
11/29 18:31, 10F
→
11/29 18:53, , 11F
11/29 18:53, 11F
推
11/29 20:37, , 12F
11/29 20:37, 12F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