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各種亮度下的相機與閃燈設定指南 (Nikon)
看板DSLR (單眼相機)作者Fafner (Man of Constant Sorrow)時間15年前 (2009/12/12 22:57)推噓11(11推 0噓 5→)留言16則, 12人參與討論串1/1
這是從 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這個網誌上看來的,作者是 Russ MacDonald。
原文請見:
http://tinyurl.com/y8ap44e
網誌版:
http://tinyurl.com/yeb7v2x
中譯:
注意:以下的文章,是以一般的閃燈同步為例,不考慮自動高速快門同步(Auto FP
High Speed Sync)。
判定環境的亮度狀況:
用你相機來測定亮度!步驟如下:
1. 相機設為手動模式(M)。
2. 閃燈關閉。
3. ISO 固定在 400(不要使用自動 ISO)。
4. 光圈:f/4.0。
5. 將相機對準你要測量的區域。
6. 調整快門,使測光表數據歸零。
從最後的快門數值,可得知你所處的環境亮度,如下所列:
1. 低亮度:快門低於 1/30 秒。
2. 中亮度:快門介於 1/30 至 1/250 秒之間。
3. 高亮度:快門高於 1/250 秒。
各種亮度下,相機與閃燈設定
低亮度:
在低亮度的環境下,你的閃燈將是拍攝主體主要的,或根本是唯一的光源。環境光只
提供背景的曝光。
建議的設定:相機手動曝光,閃燈 iTTL,ISO 400,光圈 4,快門 1/80 秒。
無論你 ISO 和光圈怎麼調整,或光只變動 ISO,閃燈系統都將控制主體的曝光(在
閃燈的出力範圍之內)。
快門主要控制背景的曝光。增加快門速度,可避免鬼影的產生,但付出的代價是較暗
的背景。降低快門速度可讓背景變亮,但提高鬼影產生的風險。
光圈主要控制景深。光圈加大會讓景深變淺,增加背景的曝光,且閃燈的範圍會增加
。縮光圈會讓景深加深,減弱背景曝光,閃燈範圍也降低。
高亮度:
在高亮度環境下,你的閃燈是用以補光。這表示在你的影像中,你的閃燈相對於環境
光來說,是次要的光源。閃燈將打亮主體臉部和衣服上的陰影。閃燈會為平衡環境光而調
整強度,讓主體和環境的亮度能夠一致。你該使用 iTTL-BL 閃燈模式,讓閃燈能自動調
整出力來平衡環境光。
如果陽光直射主體的臉部,要將主體移至陰暗處。如果不可行,關閉閃燈以避免主體
臉部過曝(爆掉)。
建議的設定:相機 P 模式,ISO 200,iTTL-BL。
這是我建議初學者的最簡單設定,在你對攝影懂得更多之前,這些設定可在你拍攝時
,幫你加上很不錯的補光。
中亮度:
到目前為止,中亮度環境是最困難的閃燈使用狀況。當你閃燈用的好時,你的相片品
質將大大地提升;但如果用錯了,你的相片會被毀掉。
在中亮度環境下,在決定如何設定之前,你得多做一點決策。你先得決定你想怎麼拍
:
* 你要閃燈當主光源嗎?
* 你有辦法讓閃燈變成主光源嗎?
* 或,你想讓閃燈和環境光在主體上達成平衡嗎?
* 或,你想讓閃燈只用來補光,而環境光當主光源?
* 或,你要關閉閃燈,以現場光來拍攝?
然後你得問,為何我要以閃燈當主光源?
最常見的理由,是因為環境光有著很奇怪的色調,像亮白的水銀燈(體育館內)。閃
燈的光是日光色,所以你會拍出很奇怪的多色相片,因為並沒有單一種白平衡可以選。這
個狀況下,若要得到適當的色調,一是關掉閃燈,使用和環境光相符的白平衡,不然就是
排除掉環境光,讓閃燈當主要光源。
第二個原因,是當你要拍攝移動很快速的物體(舞者,跑者)時。如果你以閃燈當主
要光源,可以避免鬼影和模糊影像的產生,因為閃燈的持續時間,大約只有千分之一秒,
可以凍結主體。
如何讓閃燈變成主要光源:
讓閃燈變成主要光源,你得讓閃燈的強度可以壓過環境光。這必須得在 iTTL 閃燈模
式下,且調整快門和 ISO 來減曝,減到比上述相機測得的曝光值還少三格以上。
範例一:
假設上述你測定出來的值為光圈 f/4、ISO 400、快門 1/60 秒,你可判斷你所處於
中亮度環境下,所以你必須即刻把 ISO 調到 200,這將使環境曝光減少一格。
然後要增加快門速度兩格,至 1/250 秒(快門乘以二,再選一個近似的設定:
1/60 --> 1/120 --> 1/240)。注意,在正常的閃燈同步下(以 D200 而言),你能選
的最高快門是 1/250 秒。現在,你已經變更設定,相機將使環境曝光不足三格。這個例
子,剛好處於你必須關閉閃燈以現場光拍攝,和轉換至 TTL-BL 以求平衡補光的臨界點。
事實上,如果你的相機是 D80,閃燈同步只有 1/200 秒,此狀況下你就無法完全壓過環
境光。
重點提示:
一、在使用標準 iTTL 閃燈模式時,必須了解到,閃燈測光系統並不會去測定環境光
,所以決定閃燈出力時,是假定你身處於漆黑的環境中。而當環境光無法完全被壓過時,
環境光將會和閃燈一起加諸於主體之上,這很容易造成主體的過曝。因此,如果你無法完
全壓過環境光,而你仍想要使用 iTTL 模式,你必須降低閃燈出力,可使用閃燈補償鍵來
避免過曝。閃燈補償該減多少,得視狀況判定,這使得中亮度環境下的閃燈使用更加困難
。
二、在 iTTL-BL 模式下,閃燈會測定環境光,然後將閃燈調整成與環境光的亮度一
致。然而,這只在環境光的色調與閃燈相同時(例如,日光下),才能正確運作。如果環
境光是像水銀燈一樣,就不要使用 iTTL-BL。
範例二:
假定測光結果是 ISO 400、快門 1/200 秒、光圈 f/4。你該立即看出,想讓環境曝
光不足三格,將會有困難。你無法提高快門兩倍,因為你已經接近最高快門同步的快門速
度。那就只剩下 ISO 和光圈可動了。你可以降低 ISO 到 200,如此少了一格,但要達到
另外的兩格,就得縮兩格光圈(f/4.0 --> f/5.6 -- f/8)。但如果你將光圈改為 f/8,
閃燈範圍將變成不到六呎左右(在使用柔光罩的情形下),所以這可能不可行。事實上,
如果這是你遭遇到的情況,你就得被迫放棄壓過環境光的作法。
你現在只能考慮讓閃燈來平衡環境光。
在中亮度下如何使閃燈平衡環境光
如果你發現你處於上面範例二的狀況,你可以決定關閉閃燈,以現場光來拍攝,或你
可以決定讓閃燈平衡中亮度的環境光。
以閃燈平衡中亮度環境光,有兩個方法:
一、在 iTTL 模式下,可以用嘗試錯誤的方式,手動減低閃燈補償,直到達成正確的
閃燈效果。我不打算討論這個方法。
二、在 iTTL-BL 模式下,閃燈系統將自動設定,這是我將討論的。
中亮度下讓閃燈自動平衡環境光的建議設定:相機 P 模式,閃燈 iTTL-BL 模式,
ISO 200。(注意,這和高亮度狀況下的設定相同)。
這將使你得到亮度平衡,背景和主體一般明亮的好影像。你可能會想加上一點負的閃
燈補償,如 -0.3 ev,避免讓主體好像是要從相片裡跳出來似的。
你也可能想要使用光圈先決模式(A),這也是可行的,但你要小心地避免過曝。你
的快門會被限定於 1/250 秒(或 1/200 秒)的快門同步以下,而因為無法更快,如果你
選擇太大的光圈,快門將卡到限制值上不去,使你的影像過曝。P 模式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
另外,在專業攝影師圈子裡有個笑話,說 P 模式代表 "Professional" 模式(專業
模式),因為我們在明亮環境下以閃燈補光拍攝時,都用這個模式。不知為何,初學者們
都不碰 P 模式,好像那是瘟神一樣。P 模式有其重要性,而當以 iTTL-BL 拍攝時就是其
中之一(特別是在明亮的環境之下)。
結論:
一、你必須學著使用你相機的測光來測定環境亮度。
二、閃燈的拍攝,在低亮度下是最簡單的。這也是最常見的狀況,幾乎所有在室內的
拍攝都碰的上,如派對、接待會、家庭聚會時等等。採用建議的設定,往往可以得到極佳
的閃燈影像。
三、高亮度環境下,閃燈的拍攝也很簡單。這個狀況,在每天陽光下的戶外活動都碰
得到。讓絕佳的 iTTL-BL 模式幫你完成你的工作。
四、中亮度環境讓閃燈攝影變得非常複雜,但成果是絕對值得的。這個狀況,你必須
好好用功,才能學會如何用的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54.47
推
12/12 23:08, , 1F
12/12 23:08, 1F
推
12/12 23:10, , 2F
12/12 23:10, 2F
→
12/12 23:14, , 3F
12/12 23:14, 3F
推
12/12 23:18, , 4F
12/12 23:18, 4F
推
12/12 23:25, , 5F
12/12 23:25, 5F
→
12/12 23:26, , 6F
12/12 23:26, 6F
推
12/12 23:29, , 7F
12/12 23:29, 7F
→
12/12 23:36, , 8F
12/12 23:36, 8F
→
12/12 23:37, , 9F
12/12 23:37, 9F
→
12/12 23:38, , 10F
12/12 23:38, 10F
推
12/12 23:49, , 11F
12/12 23:49, 11F
推
12/12 23:54, , 12F
12/12 23:54, 12F
推
12/13 00:27, , 13F
12/13 00:27, 13F
推
12/13 00:39, , 14F
12/13 00:39, 14F
推
12/13 09:49, , 15F
12/13 09:49, 15F
推
12/13 15:28, , 16F
12/13 15:28, 16F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