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各位高手的照片有修過嗎

看板DSLR (單眼相機)作者 (我需要自信)時間17年前 (2007/12/22 03:44), 編輯推噓14(1404)
留言18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alayaosu (扭!!!)》之銘言: : ※ 引述《acer0903 ()》之銘言: : : 看了版上高手用DSLR拍出來的照片 : : 畫面乾淨到不行 整個就是舒服 : : 想問高手這就是單眼的威能嗎 : 我不是高手...湊巧進來騙騙稿費 : 你說單眼威能...下面會說明 : : 還是多少有修過??? : 個人原則 沒事絕不修片!!!(這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 常常看到很多人堅持不修片 是沒什麼不對 說的也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 但我覺得這種理念 在某個層面上給了自己很大的束縛 在數位的角度來看 整個成相的過程是 當快門打開關起後 ccd/cmos感光,接收資訊 -> 相機晶片處理 -> 輸出jpg 大概有以下幾種情形: 1.基本上,如果直出jpg啥都不調,那就是讓相機製造的廠商,來幫你後製 因為相機是他們做的,設定是他們設的 2.如果在機身上調整了對比,銳化等,或是一些色彩模式,然後出jpg 那就是你調整了相機的設定,算是"你"透過"修改相機廠商 的設定",算是你跟他一起後製 3.如果你是拍raw,然後經由軟體預設值"直轉"jpg,那就是你讓這個軟體 的廠商,來幫你後製,因為預設值是他設的 4.如果你是拍raw,然後自己調整軟體的設定值,那就是你透過軟體來後製 跟2算是差在能調整的範圍跟程度 總而言之,你按下快門之後,到最後的jpg,一定是在後製 只是這個結果是誰來決定 對於白平衡、色調,寧可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相機的晶片,而不是自己決定 沒什麼意義 現在這台相機白平衡好準,在咖啡廳裡面把顏色全部都校正到最正確了 A:『哇,好厲害的白平衡,好準』 B:『靠,好爛的白平衡,氣氛都沒了』 所以這相機很好,或是不好? 在傳統來看,加濾鏡可以解決 在數位來看,就算你用自己設白平衡,或是珠珠版,甚至灰卡白紙拿出來自訂 那"都是後製",只是你在機身上做而已 你要前製,就一樣用濾鏡 可以想像機身裡面裝一套photoshop 按下快門後,raw檔透過機身裡面的photoshop,套用你自訂的白平衡然後輸出jpg 意義跟後製一樣 只是你覺得在機身上調整是前製 回家用電腦做就是後製 認為拍照不需要後製,要用自己的能力來拍一張好照片 這是很好的心態 但我認為這是用在曝光精準度,構圖之類的部份 以上提到的白平衡、色調等等 堅持不動,到最後的結果只是讓別人來幫你決定而已 別因為這個理念,鍔殺了自己其他更多的可能 : 除非白平衡跟我印象中相差到整個很誇張的地步 不然不修 : 自己認為 所見即所拍 所拍即所見(所以閃燈給我是浪費...) : : 就算是DC用最低的ISO : : 也不一定會滿意(以我自己) : 不然要DSLR給你敗幹嘛呢= v = : DSLR光是感光原件的SIZE就比DC大很多了 機身內可裝東西的空間也比DC多(額外晶片) : 如果雜訊還打不過DC...填海乎? : : 還有就是各位的第一台數位單眼是什麼時候買的? : : 數位單眼價位不低 : : 學生應該很難負擔的起吧 : 我高二買D50 : 價位是不低...好幾年的存款紅包就一次say goodbye了(我的型男經費啊...) : 唉感覺買的有點太早...最近真是氾濫又便宜呢...原PO可以考慮看看二手D40 D50 D70 : 至於鏡頭...我本來就有拿到一些長輩的鏡頭 但用了一些時日...KIT鏡很不錯用啦 : 18-55現在依然是我的高出勤鏡頭呢(又輕又廣) : : 更何況還有其他腳架 防潮箱 必備配件 : : 就像牛仔褲版 板上魔人推薦的 : : 都要近萬塊 學生很少能負擔:P : 防潮箱嗎...這個我會推薦一定要買...空間大除濕穩 只是不易從賣場搬回家= = : 腳架 講實在的...買隻很穩的迷你腳就夠了(桌上型那種) : 大腳架...唉 請仔細想想機動性與必要性 : 牛仔褲版的高手都是壞人啦XD 公館有Levis店家501殺對折咧 裡面就很多件好看的 : : 以上~ 謝謝 : 不客氣 :) : ----- : DSLR用到現在 : 都不容易帶著趴趴走了 : 真的是機動性減低很多... : 且總覺得 : 注視著觀景窗 會失去很多美好時光 觀景窗很狹隘的(別叫我裝魚眼XD) : 目前主力 F20+底片隨身機 : 畫質跟精彩時光 於我不易兼得 : 不過我不後悔買D50= v = -- http://wliu.no-ip.org/wordpr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37.48

12/22 04:03, , 1F
推一個 我覺得把重點都解得非常清楚
12/22 04:03, 1F

12/22 04:04, , 2F
真的要講說自己都不後製 那可能要玩底片+自己沖才夠嚴謹
12/22 04:04, 2F

12/22 06:16, , 3F
推一個
12/22 06:16, 3F

12/22 08:45, , 4F
推這篇 ~~ 後製與不後製 都是別人的自由 ~~
12/22 08:45, 4F

12/22 10:20, , 5F
12/22 10:20, 5F
※ 編輯: wliu 來自: 218.166.37.48 (12/22 11:13)

12/22 12:12, , 6F
強力推!! 總算有人寫個大長篇來講這件事情了
12/22 12:12, 6F

12/22 12:35, , 7F
推這篇
12/22 12:35, 7F

12/22 12:46, , 8F
推! 這篇寫得相當中肯 堅持不後製的到底在想什麼
12/22 12:46, 8F

12/22 13:10, , 9F
推 這是用在曝光精準度和構圖(裁切與否)比較有意義
12/22 13:10, 9F

12/22 13:11, , 10F
數位的色調、對比、飽和、銳利這些可以想成是在模擬各種
12/22 13:11, 10F

12/22 13:12, , 11F
底片的特性
12/22 13:12, 11F

12/22 19:30, , 12F
底片沖洗也是後製技術的一種= ="
12/22 19:30, 12F

12/22 22:46, , 13F
完全正確的觀念 清楚!
12/22 22:46, 13F

12/23 03:53, , 14F
好文
12/23 03:53, 14F

12/23 11:31, , 15F
推.....中肯
12/23 11:31, 15F

12/23 14:49, , 16F
推!!中肯
12/23 14:49, 16F

01/08 14:18, , 17F
回來推這篇 中肯文
01/08 14:18, 17F

01/08 15:11, , 18F
我也回來推威爺這篇 !
01/08 15:11, 18F
文章代碼(AID): #17R1UNGK (DSLR)
文章代碼(AID): #17R1UNGK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