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鏡頭焦長 X1.5 跟全片幅的差別
※ 引述《ejywar (四乃森蒼紫)》之銘言:
: 在同焦長的情況下,
: 拿跟的全片幅來換算一下:
: K100D 5D
: 14mm/2.8 21mm 〈不過canon沒有21mm,只有出20mm/2.8〉
: 35mm/2 52.5mm 〈不過canon沒有52.5mm的,比較接近的只有50/1.8〉
: 77mm/1.8 115.5mm〈不過canon沒有115.5mm的,比較接近的只有135/2.0〉
: 如果有同好要跳系統看來差不多得全部重新適應焦長了。
上文改了兩個地雷字,不好意思啊。
趁這篇講一下最近被問到有點不知所措的問題:何謂等效焦長。
我覺得『等效焦長』這一點實在有很多人誤會他了。
事實上,如果是數位與135底片機通用的鏡頭,不管他用在APS-C還是135FF,
他還是那個焦長,拍攝視角是沒有變的,是拍攝範圍才會因為感光元件大小
而改變。APS-C就只是把135FF拍起來的畫面,四邊各裁掉一截。
Leica 135FF的規格之所以把50mm當標準鏡頭焦段,主要是認為這個鏡頭
的透視感接近人眼,拍攝場域也接近人類的主視區(45度視角)。
不過因為目前鏡頭在設計上改變原有鏡後距離或其他鏡頭設計參數,達成較
小焦距但維持相同視角,也有些機身在設計時,改變成相面(就是機身上有
些會有Φ這樣的記號,那代表焦平面)到鏡尾的距離而達成雖使用底片適用
鏡頭,但視角仍改變為換算焦長之後的135FF視角(意思就是某支50mm鏡頭
用在135FF視角大約45度,用在改變過鏡後距離的APS-C機身就變成75mm鏡頭
大約30度的視角)。
所以大家挑鏡頭,不要光看焦段,還要看一下鏡頭標示的『視角』,視角那
個參數不是標心酸的啦。 XD
因此就透視度與視角考量,選標準鏡頭就是配用機身後視角45度左右的,至
於實際上標示的焦段,則還要看是不是APS-C專用,是的話就可以直接焦段
乘上1.5或1.6(因為視角同乘上之後的焦段在135FF的視角)。
那如果不是呢?
例如,Canon EF 50mm f/1.4 USM用在135FF是大約45度,那用在APS-C...?
就多退幾步再拍跟135FF一樣大的畫面吧。 囧rz
(因為Canon的機器不管片幅,鏡後距離都是一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34.52
※ 編輯: shokaku 來自: 140.113.34.52 (07/31 20:07)
※ 編輯: shokaku 來自: 140.113.34.52 (07/31 20:07)
推
07/31 20:10, , 1F
07/31 20:10, 1F
推
07/31 20:56, , 2F
07/31 20:56, 2F
推
07/31 22:42, , 3F
07/31 22:42, 3F
推
08/01 11:43, , 4F
08/01 11:43, 4F
推
08/01 15:08, , 5F
08/01 15:08, 5F
→
08/01 15:09, , 6F
08/01 15:09, 6F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