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ji Mavic Air 空拍機開箱+心得

看板DC (數位相機)作者 (永遠有多遠)時間7年前 (2018/05/30 08:32), 7年前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5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文好讀版 http://yuchulien.pixnet.net/blog/post/225257873 想買空拍機已有一段時間了 本來想等DJI Mavic Pro 2 聽說會有一吋感光元件 但由於國內空拍相關規定越來越嚴苛 等到Mavic Pro 2 上市搞不好沒剩幾個地方能飛XD 最後決定先入手初階機種,順便練習飛行手感 個人玩空拍主要還是以拍照為主 一開始其實是看中DJI Spark 小巧的機身,降價後CP值超高,適合新手練飛 雙軸雲台對拍照的影響也較小(?) 但看完各種評測還是忍不住上了DJI Mavic Air 具有三軸雲台、相對稍長的續航力 最吸引我的還是折疊後超小的體積 因為每次旅行還要帶單眼等裝備 Mavic Air 可以算是DJI目前最易攜行的空拍機 (Spark 雖然小卻無法折疊) 本篇就以空拍新手的角度來介紹DJI Mavic Air 若觀念有錯誤歡迎指正或補充 開箱,全能套裝(Combo) 所有配件 主角現身 現場看覺得紅色最有質感 但我還要貼貼紙,黑色比較適合當底色 摺疊後的機身非常緊湊 後臂是以翻轉的方式摺疊,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跟我的富士X-Pro2 比一比 很好用的原廠硬殼收納包 放入硬殼包後直接丟在一般的包包就可帶出門 遙控器 跟Mavic Pro 相比被閹割掉了螢幕和右滾輪 同樣可以各種折疊,連蘑菇頭都可取下收納 跟手機合體的樣子 原廠單肩包,對我來說比較用不到 習慣放硬殼包再丟到自己的包包 或是有時出門會把全套裝備放入副廠收納包中,後面再介紹 電池管家與充電器 可以一次對四顆電池+遙控器充電 (四顆電池是依序充電) 備用螺旋槳,萬一不小心磨損可替換 槳葉保護罩 室內飛行、手中起降時可裝上,但我是沒在用 傳輸線材、備用搖桿等 右二是讓電池轉換成行動電源的裝置 回到主角本身 Mavic Air 配備三軸雲台 相機為1/2.3吋CMOS 感光元件 鏡頭等效焦距24mm,光圈F1.8 可拍攝4K/30fps 影片,也可以1080p/120fps 拍攝慢動作影片 前支架可摺疊,同時也是天線位置 增強型WIFI圖傳支援2.4G與5.8G雙頻段 散熱孔在機身後段 下方蓋子打開後有USB 3.0 Type-C 接口,以及Mirco SD 插槽 但是Mirco SD 有夠難插拔QQ 另外有內建8GB 儲存空間,忘記插卡也可撐一段時間XD 雲台蓋的保護性很好,但是開機前要記得取下 電池裝在機身下方,開機是由電池開關啟動 圓形的是視覺避障系統 前、後、下方各有一套,光線充足時可避免碰撞 開機 後方燈號同時也是對頻的按鈕 可以跟遙控器或是手機對頻 配件篇 首先是機身貼紙 美國DecalGirl 採用3M貼紙,花樣很多,品質也不錯 一套可貼全機身+三顆電池 其實支臂也都可貼,我是選擇貼半套 後方金屬的部位很有質感,選擇不貼 電池、電池收納袋 因為常常跑比較遠,飛好幾個地方 再買一顆電池比較剛好 收納袋可裝一到三顆電池,丟在一般的包包中可避免電池相互碰撞 副廠硬殼收納包 可以裝機身、遙控和四顆電池 (一顆在機身上) 重點是包包本身一樣很緊湊,厚度只有7公分 滿適合丟在機車車廂 飛了兩個月後的簡單心得與總結,持續增加中 1. 飛行前要做好安全檢查,可下載UAV Forecast 等APP,確認風速、衛星、KP值等 2. 韌體更新後就會有禁飛區與限高區60m的設定,但為了飛航安全還是更新比較好 3. 目前大疆限高區設定與法令不符,法令是機場海拔+60m,大疆則是起飛點+60m 4. 不可完全依靠內建的限航規定,有些地區如軍事基地、核電廠等還是要自己判斷, 可下載SkySentry 等APP輔助 5. 更新韌體後才能使用一些功能,包括部分的智能飛行模式 6. 曾發生過一次降落時快速下降導致重落地,這問題已於某次更新後解決 7. 一個電池保守飛行時間約15分鐘,以預設低電量警告時降落而言,此時電量<30% 8. 對飛行較為熟練後開始做一些測試,個人最長飛行時間為19分鐘,此時電量<10% 9. 電量<10%時空拍機會強制降落,此時不要慌張,可手動補高度至適當地點再降落 10.平時飛行要多練習手動姿態模式,不要太依靠自動返航、自動降落等功能,避免突 發狀況無法應付 11 遠距飛行時要注意風向,以免回程遇到逆風無法順利返航,必要時可切至sport 模 式加速 12.上升或下降的速度較慢,確定環境安全後可切至sport 模式加速 13.一定要買全能套裝,三顆電池比較夠用 14.若是常出外旅行,一次會飛好幾個地方,大概還要再加購電池 15.wifi圖傳容易受干擾,建築物也會阻擋訊號傳輸,市區盡量目視飛行 16.市區各種干擾,使用5.8G頻道圖傳訊號會比較穩一點 17.夜拍長曝時斷圖傳是正常的,不要太緊張 18.副廠配件不需一次買齊,例如練好手中起降,就幾乎用不到增高起落架或停機坪 謝謝收看~ -- 一路上要繞過了幾個彎 才能來到最美那一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3.0.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C/M.1527640326.A.DFC.htmlcmuth:轉錄至看板 RC_Sport 05/30 08:33

05/30 12:47, 7年前 , 1F
這種新?!玩意兒都要下點心思研究,手上的便宜DJI三
05/30 12:47, 1F

05/30 12:48, 7年前 , 2F
軸一樣有些小bug.
05/30 12:48, 2F

05/30 14:12, 7年前 , 3F
我買SPARK 墜機身亡找不到了 這台才是最小的
05/30 14:12, 3F

05/30 14:12, 7年前 , 4F
用過以後不太推薦SPARK...太受限了
05/30 14:12, 4F

05/30 14:39, 7年前 , 5F
DJI系列中最小 其他牌子還有更小的 但就玩具了
05/30 14:39, 5F

05/30 14:44, 7年前 , 6F
為什麼不考慮 mavic pro呢?
05/30 14:44, 6F
Air是摺疊後最小 我也很想要Pro的性能阿XD 不過出門騎車為主 還要帶單眼等設備 所以主要以體積為考量

05/30 17:58, 7年前 , 7F
看別人pro的開箱 好像比你的體積大 續航好 不知道這
05/30 17:58, 7F

05/30 17:59, 7年前 , 8F
畫質差異大不大呢
05/30 17:59, 8F
感光元件一樣大,畫質應該差不多 但Pro的圖傳好很多,Air在市區不太穩

05/30 20:00, 7年前 , 9F
心動中
05/30 20:00, 9F
※ 編輯: cmuth (114.34.179.127), 05/30/2018 22:15:06

05/31 00:23, 7年前 , 10F
之前比較之後也是選AIR 飛兩公里拍還蠻開心的
05/31 00:23, 10F
文章代碼(AID): #1R3V46ty (DC)
文章代碼(AID): #1R3V46ty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