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家庭網路升級(1G -> 2.5G)
原本使用:AX56U主路由+AX55(陸版)x2台(mesh節點),配置是透天三個樓層一樓各放
一台,一些訊號死角大多在人不常在的地方,就搭配手機網路用一下,如果有需要在這些
位置長時間待著就配合電力貓跟wifi延伸器來保證這些位置能夠有穩定30~50m左右的
wifi可用,老房子電力貓極限就那樣,不過看個網飛、YT掛手遊都沒問題。
這套方案ASUS早期wifi6的入門方案,在當時只有支持到80MHz被很多人嗤之以鼻,被
嫌棄又貴又爛,貴是真的貴,當時一台入門的AX56U推出台灣售價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
4500左右,要不是剛好隔壁版有人新機賣2手打了7折我還真不會那麼早跳槽華碩。
實際用下來爛倒是不爛,切合倒我的需求,使用了5年左右,平時終端設備不超過20台,
沒有追加散熱風扇,長年開啟AiProtection 智慧安全防護以及防火牆功能,夏天沒有
開冷氣的話最高溫主路由偶爾會上70度,節點則60~65度,就是沒有不穩降頻或熱當。
當然我不會不代表其他人不會,牽涉到個人個使用場景,例如我所有的高負載場景都是跑
內網實體線路端的PC跟NAS在運作,設備數量也不多,都是switch端就解決不用走到路
由的CPU,移動設備wifi傳輸量負載很小,所以在不開QOS的情況下CPU的負載都不高。
而80MHz也不是我的瓶頸,除了電腦的wifi網卡,家中第一個支援160MHz的設備是今年
買的Zenfone 12 Ultra,多年來所有手機平板都是只支援80Mhz,而電腦都是跑實體
網線,wifi網卡都是使用藍牙功能為主,偶爾測試信號連線時才會連wifi看看。
所以設備是不是要衝頂有時候也是看自己的需求,我跟親朋好友以及公司問下來,我家裡
的網路使用絕對覆蓋掉超過95%的人的需求,所以一樣的方案思路我認為也適用覺大多數
的家庭,差別只在於信號覆蓋需要的節點數量以及擺放位置是否需要追加額外散熱,至於
剩下那些少數人,通常本身就知道自己的需求會找尋對應的解決方案或著找弱電設備的廠
商幫忙評估。
這邊順便說下,如果是新房子很追求美觀不喜歡這些wifi機龐大又有天線的樣子,那可
以考慮AC+AP的解決方案,就是比較費錢,不過最近對岸中興、水星、愛快等網通廠商都
有出wifi7+2.5G接口的方案,不排斥對岸品牌的可以看看,比起高貴的UniFi雖然功能
簡陋但價格實惠,老房子或著不追求美觀的就買同品牌的機器mesh組網即可。
這5年間中華電信的光世代價格在100m以及更慢的方案幾乎沒啥鬆動跟下降,但頻寬更高
的方案價格卻是一路慢慢下探,每個月一樣差不多的價格,也從100/40變成500/500
,單純只跑測速這種大包轉發對AX56U來說500m綽綽有餘,推銷員讓我試用1G,結果只
能跑到800m更多應該是中華電信自己的鍋,畢竟CPU負載都還沒拉滿,但家中的使用場
景也慢慢在改變,例如我開始會使用moonlight在手機串流pc遊戲,需要更穩定更低延
遲的wifi訊號、樓上房間新增加了電腦,有時候NAS拉檔案1G的頻寬還是,移動設備也
開始有支援160MHz頻寬,以後只會越來越多,最後看到初音未來那台BE57引發換換病,
所以打算對家裡面的網路方案進行升級,礙於囊中羞澀就沒有一部倒位10G,畢竟線早年
請人穿暗管拉的1F>2F網線是cat5e,20多年前還在唸書不懂,不然一定請老豆跟廠商
講要cat6,所以新設備就以全屋有線2.5G+wifi 160MHz為目標。
首先是交換機,這東西真讓我嚇到,我記的兩年前還是三年前我看的時候東西可以選的
不多,台灣市面上能找到的最便宜TP-link款也要2k起跳,淘寶加上運費也沒便宜到哪
去,結果現在一台入門款的PDD上買4電+2光只要台票500不到還免運.......只能說果
然每次網通產品價格能夠下來背後都有螃蟹或著發哥的身影,這邊先分享一下我查到的
訊息
目前入門款6口的方案都是同一套螃蟹方案,差在4電2光或5電1光,光口都支援10G,
後者價格會比較高,小品牌工廠應該都同一家,所以不考慮vlan的話那款便宜就買哪款
即可,就長時間使用要注意一下散熱,入門款我自己買了一個5電1光的。
有vlan需求的推薦兩款
磊科的GS06:這台體積很大,相對散熱就比較好,這是簡易vlan,用開關控制,進出
口都有強制指定,有興趣的自行查詢,我在京東上買一台,優惠下來129rmb
水星SE106PRO:這台比GS06貴一些,體積也小一些,有web管理後台,PDD上結帳價
差不多130rmb,不過我更推另一台
水星SE106P PRO:帶WEB管理功能最大支持單口30W的2.5G POE交換機一台不用
200rmb,再加個2.5G的分離模組,套用現在的匯率在拼多多上合併結帳,最後
台票1000不到的價,這你敢信?反正我是拉了一台,wifi機的擺放整個大解放,不再
受插座制約。
目前光口轉電口的模塊也便宜,問到最便宜支援螃蟹方案的10G模塊大約80rmb下單
3隻還沒倒貨,之後記的話會再更新測試結果。
有線端的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無線端,這邊有幾個考慮點,過程就不細說了,最後還是
繼續沿用華碩主路由+Aimesh方案,一開始是奔著wifi7入門款去的,所以京東入手
TUF小旋風以及一台京東雲BE6500,台灣這邊也購入一台BE58U,小旋風跟58U這兩台
主板就是同一套方案,主版應該也是同一塊,差在散熱片、外殼不跟韌體一樣而已。
看到這邊應該有人覺得奇怪,怎麼會冒出一台京東雲BE6500?因為在對岸這台可以刷
第三方韌體改成TUF BE6500組AiMesh,所以我本來的想法是BE6500當主機,另外兩
台Be3600當節點,而且京東雲Be6500內置128G的emmc rom,對,你沒看錯,不是
128MB,就是128GB,這可以裝的東西就多了,但怎麼說呢,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總
是給教訓。
首先在刷機這點上,這需要拆機把ttl的接點焊在主版對應的接點位置,這就難倒很多
人了,但這部分還好,相關焊接設備公司電控部門都有,但最後瞭解到USB-ttl這個設
備公司現有的沒有適合這個case,要的話就要再買,這就很尷尬了,悲劇的是前一天
晚上京東剛好特價,所以我已經先下單了Be6500,結果隔天早上明明只是打包東西都
還沒出貨,但京東就是不給我取消訂單.......
另外就是軟體的部份要微信支付購買,這個付款方式真的難倒我,囧
其次,wifi7本身帶給我並沒有什麼提升感,反倒是機器發熱這點給我很有感,一樣是
入門款,wifi7的BE58U跟wifi6的AX56U比起來,整體質感竟然是退步的,散熱大幅
縮水,照理來說晶片的製程有進步了,但現實就是關閉wifi7的功能,只跑wifi6模式
,一樣的設定,都當節點,BE58U的溫度竟然到了65度,反觀AX56U只有55度,至於
wifi7的那些新功能簡單說就是很多時候開了沒提升不說還會搞到老設備連線有問題,
網通產品台灣幾乎都是葉佩雯,真要找相關資訊都是對岸不然就歐美,結論就是wifi7
在技術理論跟實際體驗有巨大的落差,反倒是wifi6經過多年產品都成熟了,而新的
wifi8不再追求傳輸速度提升,注重點改到實際使用層面的痛點上面。
基於上述的點,我重新調整了方案,在拼多多上購入了對岸的天選TX-AX6000以及對岸
特供的tuf-AX4200Q(雙2.5G口,台灣tuf ax4200只有單2.5G口),這兩台使用的方
案都是發哥的830方案,發哥這套方案算是wifi6中後期推出的,發熱低的同時還具有
性價比,當然在台灣買就沒啥性價比可言,tuf相比天選砍了3條天線跟相關的功放,同
時也逮到特價一併下單初音BE57,JDC跟另外兩台BE款只能跟之前的AX款一樣拿去掛賣
2手.......
PS.華碩有鎖區,對岸便宜是便宜,但是語言限死簡體跟英文,多了UU加速器,而
Instant Guard被拔掉,可能還有一些地方不同,單刷梅林都沒用,一定要改CFE
這個一般人改不了,以前我只知道可以透過刷梅林、koolshare等第三方韌體,然後用
開機運行腳本的方式去替換更動,缺點也很明顯,梅林支援的機型很少,而koolshare
基本上已經收攤了,都改去做他們的自己的收費軟體,所以如果要更新到最新版本就只
能用陸版的韌體,不過,感謝kaoru7568版友在電蝦分享的asusware-usbmount
可以透過開機啟動去跑在USB的腳本一樣可以執行相關的操作。
最終方案就是縮回wifi6,相比之前的2t2r機型,AX6000雖然外觀只有6跟天線,但實
際上5g跟2.4g都是4t4r,且都有獨立功放,2.4g從一樓發訊號,我在3樓正上方的電
腦都還有100m左右的下載跟40~70的上傳,訊號強度只開第二檔就這麼能打,開到最大
的第5檔大概連4樓神明廳都能正常有不錯的訊號,而5G的部份就算終端設備是2t2r的
手機,訊號穩定性都大幅增加,原本訊號最糟糕的孝親房角落,不到10m甚至常常斷線
,現在則是穩定在50~100m,已經能正常觀看YT網飛,而tuf ax4200在5G方面較之前
的AX55多了一根天線,在2樓的覆蓋效果更好,這兩台包含初音BE57都是支援160MHz
,當終端設備開始上來之後,wifi機除了提昇wifi的規格外,接口也很重要,至少一
定要有一個2.5G的接口,否則即使wifi的規格再漂亮,傳輸還是被卡死在1G的瓶頸。
更換發哥830方案帶來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溫度,原本兩台華碩BE3600的型號我都要加風
扇去吹才能安心(就單純安心,實際使用沒啥狀況,但因為是新機,用久了就不確定),
但發哥方案路由器主機待機溫度不到70度,節點則是不到60度,看了心情就舒服不少,
缺點大概就是不知道為啥開機速度比起AX56U都慢,然後ram只給512g有點摳門。
整個wifi布建上目前讓我糾結的大概只剩初音BE57的溫度很高這點了,這散熱是真的
有夠爛,我之前把BE58U當成三樓的節點,斜立在空氣清靜的出風口上,西晒室溫34度
時,風量切最小的檔位,溫度大概是59-60度,初音這台室溫29-30,同樣的風量檔位
,溫度則會升到70度,偏偏華碩這台路油器真的就是賣來割我這種宅宅,各種閹割,
ram跟rom閹割掉我也認了,反正當節點而已,接口閹割也算了,反正配台交換機就好
,但連usb閹割掉,讓我連想外掛個風扇加強散熱都不行,實在是太超過了。
最後分享一些個人多年wifi的使用上的感想:
1.網速越高的無線訊號就越容易被干擾衰減,抵抗衰減的方式有幾個,最直接的就是加
天線,從我上面的例子應該就能看到2t2r跟4t4r在原本的信號死角有多大的差別,所
以多天線的機器還是有他意義存在,以前我總以為我手機上頂多就2t2r,買4t4r根本
浪費,但幾年過去現實就是甩了我一巴掌(臉好腫),其次增加頻道寬度80>160,但改
善幅度有限,效果遠不如增加天線,最後就是有沒有獨立功放晶片,但這個看產品官網
介紹沒一個會寫的,只能看拆機文章,且有些廠商有些機型會改版,有些可能一開始有
,後來就集成到SOC拿掉了,廠商不說,不拆開也沒人知道。
2.什麼MU-MIMO、OFDMA這類號稱能減少延遲增進傳輸效率的通通都關掉,因為都要求
終端設備全部都要支持才會有用,很多"智能"居家設備配的wifi晶片都是便宜老舊款,
壓根就不支援,再來一般人家用是能有多少無線設備同時在連線,更別說智能家居的相
關設備大多還都是走2.4g,手機、平板、筆電等設備使用5G做出區隔即可,這些新功
能在現階段只能造成老設備連線障礙,對實際體驗幾乎都是負優化,即使到了wifi7也
還是如此。
3.QAM不要選1024或4096,這些是透過升頻提高網速,但有技術專利問題,很多終端
設備未必有支持,且就跟2.4g的穿強抗干擾比5g好一樣,這種提高頻率也容易導致信
號衰減不穩定,除非一個房間內且是大檔案傳輸,不然開了都是徒增耗電,實際收益效
果不大。
4.wifi7新功能,這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終端設備就沒幾個有支援的,且各自專利問
題,導致不型晶片廠商之間設備兼容性都不好,MLO開了乍看之下提升網速跟信號穩定
,但手機耗電也增加,而且沒6G的話網速幾乎沒啥提升,但支援6G的設備又少,然後
6G比5G信號更容易衰減,而且支援6G的都很貴Q_Q,個人覺得MLO是個很好的技術,
但現階段使用體驗上真的需要大幅優化,所以等wifi8吧
5.建議不要買小米,跟當初R1D推出時那種用心做產品而且開放的態度不一樣,小米現
在的無線路由器韌體更新真的不行,常常推出後更新1~2次後就沒有然後了,連高端產
品都有那種1年沒更新的,很多bug都不處理,熱當什麼樣樣來,現在買他不如買
TP-link、中興,起碼TP-link縮水減配改硬體還會在產品標示上做出區隔,小米則
是什麼都不說噁心人,如果不排斥對岸購買對岸產品,追求便宜簡單用,那除了小米有
其他更優的選擇。
6.不管透天還是公寓,覺得組網麻煩就是想一台打全部的,那就找天線可以拆的機型
或著自己改裝,把多天線延伸到家中不同位置,那保證訊號都沒問題,就是網速可能
跑不到最高。
7.不管是博通還是高通亦或是發哥,現階段推出的wifi7的方案都是很熱情,一定要
注意散熱,建議都買有USB插槽的型號,然後配一條帶開關的USB轉小3pin(小4pin)
電源線配個電腦風扇平放,四個腳擰上螺絲墊高有利進風進,把路由器放在風扇上輔助
散熱,最高溫起碼降10度
8.最好不要買wan/lan自適應的機型,這種機型往往硬體都不支援,幾乎都要過CPU運
算,很容易過熱當機,這也是小米為什麼一堆機型好像一堆對岸UP主評價都很強,但往
往到恩山去看都是罵聲一片,長時間使用動不動就熱當。
9.高通的BE6500方案是個坑,建議市面上看到BE6500用高通方案的最好都避開,這個
坑也完美展現wan/lan自適應這種作法乍看好像對消費者很友好,但實際上就是在一般
人不知道的地方坑消費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ysYT6qVAM
10.實體線路升級的過程中本來是擔心老的cat5e不知道能不能跑2.5G,那時後在想單
線復用不知道能不能拿來疊加smb3多通道,有在隔壁版發文詢問,但得到的結論是方案
上不可行,後來交換機都升級完發現線路跑得上去(大概40~50米長),測試的過程意外
發現如果線路跟交換機都能支援2.5G
PC上裝雙1G網卡接在交換機A
NAS雙網卡接在交換機B
縱然AB之間只有一條網線,用Get-SmbMultichannelConnection查詢
Client RSS Capable欄位也都是false
但實際不管上傳還是下載檔案的速度確實是有疊加倒200MB/s以上
蠻神奇的,不過我也省了一張2.5G網卡的錢XD
下次要再整個網路大升級應該就是10G設備價格滑落到類似現在2.5G設備價錢的時候了
希望螃蟹跟發哥的工程師能多多發力,不過搞不好是先普及5G設備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70.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road_Band/M.1752156925.A.D2E.html
推
07/10 23:17,
18小時前
, 1F
07/10 23:17, 1F
→
07/10 23:17,
18小時前
, 2F
07/10 23:17, 2F
→
07/10 23:17,
18小時前
, 3F
07/10 23:17, 3F
其實我最看中的方案是中興問天be6800pro+配兩台巡天be5100pro+(可替換AX3000pro+)
中興是我目前查到陸廠裡面唯一跟華碩產品一樣可以在AP模式底下直接組網
但面臨一個問題,如果是軟路由+AP組網方案,那在路由端拉出後我需要的6個2.5G網口
等於總共需要7個網口,交換機加點錢改8口的也能解決,但這樣就從
小烏龜+wifi路由+交換機:3個設備變成小烏龜+軟路由+AP+交換機四個設備,櫃子擺
不下去
這次水星的poe交換機如果用起來ok,下次升級設備時就把交換機換成8口poe款,然後
拉條線AP就能擺到更合適的地方,到時候應該就可以脫離華碩投奔openwrt了XD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1/2025 00:43:45
推
07/11 07:44,
10小時前
, 4F
07/11 07:44, 4F
→
07/11 07:44,
10小時前
, 5F
07/11 07:44, 5F
→
07/11 07:45,
10小時前
, 6F
07/11 07:45, 6F
推
07/11 07:49,
9小時前
, 7F
07/11 07:49, 7F

推
07/11 09:30,
8小時前
, 8F
07/11 09:30, 8F
→
07/11 09:30,
8小時前
, 9F
07/11 09:30, 9F
Broad_Band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