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合多家網路廣告商的服務AdSpyglass

看板Blog (部落格)作者 (Norman)時間5年前 (2019/11/27 20: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Google Adsense把我的廣告停用了,於是轉而尋找其他廣告供應商, 無意間看到了AdSpyglass這個能整合不同廣告商的服務, 查了一下,發現該網站在中文圈好像還不太知名, 完全沒有任何中文的使用經驗分享可供參考,便稍微寫了下簡單使用心得, 想說或許能給其他正在找廣告商的人一些幫助 ww 完整圖文好讀版: https://typecurry.com/?p=7692 AdSpyglass這個服務如同其他網路廣告供應商, 也有在販賣自己的廣告流量(每日流量5萬人以上方可申請), 它的平台卻能整合其他數家不同網路廣告供應商帳號與其中的廣告物件, 並及時為使用者針對不同訪客挑選當下最高價值的的廣告來顯示;舉例而言, A廣告商偏好美國訪客(亦即美國IP看廣告會付較多錢),B廣告商偏好英國訪客, 那麼使用者們就能在AdSpyglass中將A與B兩間廣告商加入同一個欄位, 美國IP的訪客來了就會自動顯示A廣告商,來自英國IP就顯示B廣告商, 以這樣的方式讓總體的廣告收入增加─ 根據AdSpyglass官方說法,甚至能夠提升50%之多! 在依照官方提供的詳細教學步驟加入網站後, 接著就能挑選要連動的廣告供應商,AdSpyglass建議試少放3個, 官方網站還提供各廣告商對不同國家與廣告格式的收益排行可以查詢: 如上圖所示,在這個部落格屬性為Mainstream,主要訪客來自台灣的情況下, 橫幅廣告(Banner)最高收益前三名分別為AdSpyglass、TrafficStars和ExoClick; 在考慮申請資格、請款條件以及訪客組成後,個人連結了4個不同的供應商. 要注意的是,AdSpyglass並不是自動整合你要的廣告供應商,想要連結進來, 必須手動至想連動的廣告供應商申請帳號並加入網站, 獲得批准後於該廣告商的網頁上新增想要顯示的廣告格式,亦即創造廣告物件, 然後點選上圖的”Link”將帳號與AdSpyglass連結(可能需要密碼或API Key), 接著才能至AdSpyglass面板中”Ad Campaigns”點選”Mass import”, 將已連結之各個供應商中的廣告讀進來並決定呈現組合: 上圖左欄即為AdSpyglass從其他廣告商那邊讀取到的廣告物件, 右欄是決定AdSpyglass的廣告欄位要由哪機個物件競價, 像個人就為”footer_1_mainstream”欄位設定了Ero-Advertising和ExoClick兩家公司. 決定好欄位的組合後,只要把該欄位的程式碼貼到想要呈現廣告的地方即可, 顯示哪家的廣告會交由AdSpyglass根據當時狀況自動比較並判斷, 各欄位設定好的組合能夠隨時修改, 設定頁面還能看到各物件顯示次數以幫助決策. AdSpyglass的構想確實滿不錯,但用了一陣子個人覺得還是有些缺點: (1)廣告收入分散,更難達到請款值 AdSpyglass只挑出價最高的廣告顯示,總收入看起來像成長了, 但由於各家廣告收入是由各自的供應商支付的關係, 那筆金額是分散在不同供應商那邊的累計總數…..除非網站流量很高, 否則比起只用單獨一個間供應商、無論出價高低都存在一起那樣, 連動越多供應商,恐怕便得花上越長時間方可累積到各家最低額度. (2)主要廣告商仍是以英語系為主要客群 AdSpyglass雖然已經支援數十家不同廣告商了, 但從前面的Top CPM Ad Networks List不難看出, 適用於亞洲國家的真的不太多…..就個人測試與比對數據發現, 在部落格讀者組成沒有太大變動的情況下, 相同數目的AdSpyglass廣告其曝光量, 約略只有Google Adsense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左右. (3)AdSpyglass的廣告原生功能不算很強 AdSpyglass提供了很多種不同格式的廣告, 橫幅、固定式、跳出式、影片、超連結等都有, 支援行動裝置之餘,連尺寸大小也是五花八門, 加上連動廣告供應商的物件樣式,可說琳瑯滿目….. 但基本的流變網格卻支援的不是很好(比起Google Adsense), 對於版面比較注重的使用者可能得多花一些心思設定才行. (4)AdSpyglass不是免費服務 對於初階使用者,AdSpyglass會隨機抽10%的流量作為服務費, 以小流量網站而言這其實滿大筆,畢竟其他廣告商很少給你收錢的. 簡單結論:流量足夠大,同時訪客來源多樣化的網站使用可能會比較有成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6.179.89.252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log/M.1574856734.A.075.html
文章代碼(AID): #1TtcWU1r (Blog)
文章代碼(AID): #1TtcWU1r (Blog)